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体文学在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传承,历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华丽篇章为世代所传诵。
在息陬镇二张曲百姓大舞台上,该镇用汉隶体书法手绘了孔令绍先生所作的《息陬赋》,文辞优美意义深远,引得人们驻足欣赏。全文共509字,一气呵成,气势恢宏,分别呈现了息陬的地理方位、历史来源、发展变化和创新工作等。“儒韵息陬,德风春秋!坐拥东夷之域,地处孔子故里。东接尼防群山,西连沃野千畦;南携凫峄,北枕泗沂。聚山水之精华,凝天地之灵气。”开篇气势磅礴,介绍了息陬的地理方位。“孔子列国行,一路遑栖,终究危不夺志;十载归故里,陬地稍息,成就息陬来历。”可见,息陬因孔子而得名,春秋末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无奈中孔子开始了周游列国之行,十四年后,他最终驾车回到了陬乡,作了琴曲《陬操》,人们便以琴曲的名字“息陬”为村庄命名。
《大学》里讲,孔子的梦想是复周礼,天下大同,实现小康。今天,在党的领导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民情夜会兮,情爱注入群众心扉;和贵调解兮,邻里包容心心相许。‘笑脸墙’上,溢出幸福指数;廉洁讲堂,涵养浩然正气。”息陬镇党员干部群众正为实现廉洁息陬、美丽息陬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正如 “四方英才多荟萃,息陬儿女竞豪气。依稀中国梦里,息陬正崛起!”
《息陬赋》是一篇饱含艺术感染力、热情赞美息陬、鼓励人们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力作,让人们在徜徉风光、品赏美文之余,体味千载享誉的息陬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进一步激发起息陬人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随着《息陬赋》为更多的人所熟识,它的社会影响也将更为深远。
通讯员:张敏
曲阜“古鲁”传统廉政文化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