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流传下来的诗词名篇蕴藏着丰富可贵的廉政智慧,为当今廉政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思想资源和经验支持。
曲阜“古鲁”传统廉政文化廉政诗词墙,精心选取了曲阜本地历史上的四位廉洁人物和故事,通过诗词、绘画、书法等形式充分展示人物的德操情怀。四幅廉政诗词分别从“廉、道、义、忠”等方面弘扬了廉洁的价值与精神。
第一幅是郭允礼“公明廉威”官箴。郭允礼是明代曲阜籍官吏,曾任河北无极县知县,为官清廉、修养正身,将“公生明,廉生威”的官箴篆刻于石,传之后代,为世人所欣赏和仰慕,更是当代干部恪守的准则。
第二幅是颜回“安贫乐道”的颜渊之风。孔子曾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称赞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也自得其乐的可贵精神,这是颜回留给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幅是孔道辅举笏击蛇“激浊扬清”的故事。讲宋朝时期,孔子的第45代孙孔道辅用上朝用的笏板将蟒蛇打死,驱除邪气弘扬正气的故事。
第四幅是清代著名传奇剧本《桃花扇》,是由孔子64代孙孔尚任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完成,讲述了明末时期一段忠于感情、忠于国家的悲欢离合故事。四副诗词分别由曲阜本地著名的书法家蒋开征、李开元、韩益、陈建先生用楷书、颜体、隶书、行草等不同字体书写,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与魅力。
“我们将曲阜本地历史上的廉政人物和诗词展现出来,用诗词中的廉政文化精华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既能够提升党员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修养,又能增强我们的廉洁意识和自律意识,传递廉洁正能量,净化社会风气。”息陬镇纪委负责同志介绍道。
通讯员:张敏
曲阜“古鲁”传统廉政文化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