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实施意见的要求,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
2018年前三季度曲阜市预计完成进出口18.2亿元,同比1.9%,其中出口13.4亿元,同比1.4%,进口4.8亿元,同比增长1.7% 。1至9月份,全市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24家。
预计全年可完成进出口25.8亿元,其中出口18.5亿元,进口7.3亿元,可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
根据1至8月份实际数据分析,从贸易方式层面来看,一般贸易占比61%,加工贸易占比39%。从进出口市场层面来看,排名前三位的进出口市场分别是韩国、美国和欧盟,进出口额分别为8149万美元、4378万美元和4199万美元,三大市场进出口额占曲阜市总额的68%;排名前三位的出口市场分别是韩国、美国和欧盟,三大市场出口额分别为4812万美元、3982万美元和3795万美元;排名前三位的进口市场分别是韩国、欧盟和中东,三大市场进口额分别为3337万美元、1004万美元和563万美元。从进出口商品层面来看,排在曲阜市出口前三位的产品是电器及电子产品、家具及其零件和医药品,三大产品出口额分别为出口分别为8508万美元、2498万美元和1255万美元,进口前三位的产品是电器及电子产品、初级形状的塑料和水海产品,三大产品进口额分别为2756万美元、1256万美元和577万美元。
二、存在问题
1.贸易摩擦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主要涉及曲阜市木制品家具、甜菊糖等行业,涉及鑫宇家具、圣旺进出口等企业。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对曲阜外贸出口影响日益凸显,特别对出口额位居全市第三位的鑫宇家具影响明显,该企业全部产品均销往美国,现阶段因受生产线开模和市场开发等因素影响,转型困难重重,进一步拉低了曲阜出口总量。
2.企业发展方面,曲阜进出口排名首位的甫林电子受韩国汽车销售低迷以及国际市场大环境影响,较去年出口出现下滑,因甫林电子占到全市出口总量的1/4且过去三年增长率都保持在20%以上,对全市出口影响较大。同时,全市仍有200余家已申办自营进出口权限企业尚未开展外贸业务,虽然新增企业数量较多,但进出口额较小,进出口“后备力量”发展能力不足。
3.进出口结构方面,进出口总量增长过度依靠少数加工贸易型企业拉动,进出口存在增长点、支撑点不多的问题。全市外贸企业在管理、营销、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发展相对滞后,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三、工作措施
1.实施外贸“5112工程”,强化企业分类管理。突出抓好5家骨干企业、培育10家高成长性企业、促进10家出口货源回流企业、新增20家进出口实绩企业,促进外贸回稳向好。一是抓骨干企业,稳定外贸增长。市商务局会同涉外部门逐一上门走访,实行“一企一策”,促进外贸骨干企业进出口稳定增长。二是抓新成长企业,培育外贸新增长点。重点抓好新成长性企业培育,努力扩大甜菊糖、化工、电器元件等产品出口,形成全市外贸出口新增长点。三是抓外贸货物回流,扩大外贸存量。对外贸货源外流企业,以抓订单和优环境为突破口,逐步扩大货源回流,进一步扩大自营出口规模。四是抓新增出口企业,壮大外贸企业队伍。加强对外贸经营权未开业企业的调研指导,综合运用外贸政策扶持、市场开拓促进、人才培训支撑、跨境电商渠道、外综服企业服务等综合措施,促进企业“无升有、小升规”,不断壮大外贸企业队伍。
2.落实“四个清单”,优化外贸企业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全市外贸货源回流清单,以营商环境改善为抓手,狠抓出口货源回流。二是建立解决贸易便利化问题清单,市商务局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就应对中美贸易摩擦,贸易便利化等专题开展调研活动,以企业呼声为导向,梳理解决贸易便利化突出问题。三是建立外贸扶持政策落实清单,利用到企业调研、微信公众号和邮件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解读各项扶持政策,前三季度市商务局共为全市企业申报扶持项目70余项,到位资金三百余万元。四是建立““三外融合”促外贸稳定增长工作清单,以大商务为工作机制,通过外资企业和境外投资拉动货物出口,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3.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加快外贸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既是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创新商业模式的必然之选,也是借力新技术条件、实现外贸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加快曲阜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步伐,鼓励企业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条件较为成熟的外贸企业均应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服务平台、公共交易平台、公共展示平台等电子商务平台,条件稍差的企业也应借助阿里国际站、敦煌网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国际业务。重点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促进其综合化、平台化、网络化运营,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国际贸易“一站式”服务和“自选菜单式”服务,带动中小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帮助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降低综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