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来源】《中国孔府菜谱》。
【主要原料】主料:净鲇鱼肉150克。配料:水发海参5克,水发玉兰片5克,水发海米5克,南荠1个,冬菇5克,火腿5克,熟芸豆5克,蛋黄糕5克,肥肉膘25克。调料:料酒25克,鸡蛋清2个,精盐2.5克,高汤150克,花椒油50克,酱油5克,湿淀粉5克。
【制作方法】将净鲇鱼肉和肥肉膘剁成细泥,加蛋清 2个、高汤 50克、精盐 1.5克、料酒10克搅成鱼料子备用。将海参、南荠、冬菇、玉兰片、海米、火腿、熟芸豆、蛋黄糕均切成0.6厘米见方的丁,用开水汆过,控干水分,掺入鱼料子内搅匀。取汤勺置火眼上,加入清水烧至80°C时,将鱼料子制成直径约三厘米的鱼丸,用漏勺舀入勺内,约7分钟后捞出,冷水过凉,控水备用。炒勺置火眼上,放入花椒油,烧至五成热,加高汤、酱油、鱼丸及余下的料酒、精盐,烧开5分钟后,用湿淀粉勾芡,盛入盘内即成。
【保健作用】菜中的主料鲇鱼,又称胡子鲢、黏鱼、塘虱鱼,其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
鲇鱼之所以能在餐桌上如此受大家欢迎,是因其营养价值高。中医认为,鲇鱼味甘、性温,归胃、膀胱经。鲇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益气、健脾开胃、利尿通淋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甘温,微毒。利小便,疗水肿。”
鲇鱼肉质细嫩,是名贵的营养食材,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如《食经》谓:“主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鲇鱼可以和鱼翅、野生甲鱼相媲美,它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是其他鱼类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强筋壮骨和益寿作用是它的亮点。鲇鱼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也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鲇鱼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富含卵磷脂、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钙、磷、锌、镁、铁、碘等营养成分。鲇鱼所含的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丰富的磷脂能健脑益智,钙、磷、锌等营养元素是人体骨细胞代谢的主要成分。所以适当吃鲇鱼,既能解除人体疲乏又能增添活力,而且价廉味美。
鲇鱼的养生保健验方介绍:
①水肿:鲇鱼 1条,香菜 200克,香油适量。将鲇鱼剖腹去内脏,把香菜纳入鱼腹中,加水炖食(不加盐),香油调味,连续服用。
②乳汁不足:鲇鱼1条,熬汤,以鲇鱼汤煮鸡蛋,连续服用。
③黑豆炖鲇鱼:取鲇鱼 1条,宰杀后,除去鱼鳃及内脏,不去头,洗净并沥干水分,切成段。用黑豆50克,清水中浸4~5个小时后,取出沥干水分。热锅中加少量油,下鲇鱼段,稍炒后加料酒、姜、葱、大蒜、黑豆及水适量,小火慢炖至黑豆酥烂,加入盐、味精、胡椒等调味,佐餐食用。能益气养血,补肾固精。可用于肾虚腰痛等患者的养生保健。
菜中的配料水发海参,是由干海参用水泡发而成。此菜配以海参,主要是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和鲜香程度。海参的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竹影海参”菜品中。
菜中的配料水发玉兰片,是将春笋或者冬笋切片后进行干燥而成的菜品。之所以叫作玉兰片,是因为经过干燥过后的笋干形状就像是玉兰花一样。玉兰片在烹饪的时候,一般需要将其进行泡发,然后烧着吃或者炒着吃,味道非常的鲜美。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一卵孵双凤”菜品中。
菜中的配料水发海米,营养价值丰富。中医认为,海米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之功效。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海米白菜”菜品中。
菜中的配料南荠,又称荸荠、马蹄,是一种很好的药食两用菜品。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炒软鸡片”菜品中。
菜中的配料冬菇就是香菇,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菌类食材。各地的叫法不同。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鱼唇扒鱼皮”菜品中。
菜中的配料火腿性温,营养成分丰富,其详细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见“蜜汁火腿”菜品中。
菜中的配料熟芸豆营养丰富,蛋白质、钙、铁、B族维生素等含量都很高,多吃有益于身体健康,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海米烧芸豆”菜品中。
菜中的配料蛋黄糕,是由鸡蛋黄加工烤制而成,营养丰富。
蛋黄即鸡蛋内部发黄的部分。鸡蛋的蛋白质集中在蛋清和蛋膜部分,其余营养物质集中在蛋黄部分。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卵磷脂、胆固醇等,也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同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是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最多。蛋黄中的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以释放出胆碱,胆碱通过血液到达大脑,可以避免智力衰退,增强记忆力。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的含量,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鸡蛋中的卵黄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是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蛋黄颜色为深黄色的,正是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来源。蛋黄的颜色越黄,对眼睛健康越有好处。
少儿、青少年、孕妇和营养不良的人群应适量食用鸡蛋黄。
菜中的配料肥肉膘为猪的脂肪层,是人们常用的肉类食材。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具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扒瓤海参”菜品中。
综上所述,此菜以鲇鱼肉为主料,配以海参、海米、火腿、肥肉膘之鲜香,玉兰片、南荠、冬菇、芸豆、黄蛋糕等素菜烹制,红、黄、绿、黑相间,荤素搭配,色彩分明,鲜香软嫩,香而不腻,清淡爽口。是孔府宴席的行件菜之一,也是老幼皆宜的养生保健菜品。
该菜品食材易得,价格相对低廉,制作过程简单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
鲇鱼药食俱佳,以炖煮最宜;仲春和仲夏之间为最佳食用季节,一般人均可食用。因其性温,具有发性,故皮肤病、疮疡脓肿以及对鱼虾过敏的人不宜食用。《随息居饮食谱》:“鲇鱼,甘温,微毒。痔血、肛痛,不宜多食。余病悉忌。”
鲇鱼子有毒,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烧煮才可食用,否则会引起中毒,出现腹痛和腹泻。鲇鱼也不宜与牛羊油、牛肝、鹿肉、野猪肉、野鸡、中药荆芥同食。《本草纲目》:“鲇鱼反荆芥。”
(供稿:孔凡吉 朱传伟 彭文瑜 郭姝君 张彦玲 编辑:王永良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