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春,曲阜市实验学校教师,她深耕思政教育13年,曾被评为济宁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能手、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荣获济宁市思政课特等奖。她坚信“小学思政是给孩子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她以“童言童语讲思政,生活实践育品德”为理念,将家国情怀、道德规范转化为贴近儿童的成长养分,让思政教育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成为学生心目中“会发光”的引路人。
德行为范:铸师德之魂育桃李芬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更是思政教育的灵魂所在。在日常教学中,她始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真善美的内涵,为学生树立起道德的标杆。课堂内外,她注重文明用语,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成绩优劣、性格差异,都给予他们平等的关爱与鼓励。
她深知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当面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她不会简单地批评指责,而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她会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她用实际行动向学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
深耕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核心使命。她主张小学思政课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理解“大道理”。她的思政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演讲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她还非常注重讲课艺术,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课堂“活”了起来,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正是这样不断的钻研课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使得她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2018年9月,她获得曲阜市优质课一等奖;2021年获得曲阜市基本功一等奖;在此期间,她四次执教曲阜市级的公开课;2023年9月,获得济宁市教学能手;2024年7月,又斩获济宁市思政课特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见证了她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辛勤付出和执着追求。
润心育人:做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在班级管理中,她始终以爱心为教育底色,以耐心为育人基石,将教育的温度融入日常点滴。在农村学校任教期间,学校留守儿童较多,爷爷奶奶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于是她主动承担了这部分留守儿童的作业辅导工作,每天学生放学后,她会单独留下他们,耐心地为他们讲解难题,辅导作业,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完成作业她才离开学校。作为班主任,她注重在细微处捕捉教育契机: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次真诚的对话、一个暖心的电话,她用温暖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就是这样,她坚持以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和辅导学生,促使班级学生形成了团结、勤奋、有道德的优秀品质。
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她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都名列前茅,她曾连续三年获得街道优秀教师,2016年9月,获得曲阜市师德模范;2018年10月,获得曲阜市优秀教师;2020年9月获得曲阜市教书育人楷模;2020年11月,获得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她所带的班级两次获得济宁市优秀班集体。
辐射引领:做青年教师的“帮扶人”
执教十多年间,她在学校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从备课组长到教研组长、从年级组长到教务室主任,每一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自担任学校教务主任以来,她协助学校领导班子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带头执行遵守。另外,她以抓好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基础,每学期开学初会开展青蓝工程,每学期开展三次教师基本功评比,还要求青年教师上展示课、汇报课、交流课,为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学校教风好、学风浓、同事之间和睦团结,2023年学校获得了曲阜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作为曲阜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中心组成员和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她积极参与曲阜市各校的思政课堂的磨课、教研工作,她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以专业智慧助力教师成长,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为了带动教师的快速成长,加强团队协作,2024年3月,她带领成员申报了济宁市基础教育学校思政课“金课”;为了促进个人成长,她还参与了2024年山东省学校思政“金课”的活动。她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青年教师。
坚守初心:在自她提升中践行使命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她坚定不移的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反复研讨新课标,坚持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等著作,她不断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等抽象理念转化为童趣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空闲之余,她勤思考,多总结,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进行记录,并发表在各类期刊中。2019年先后在国家级期刊中发表了《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2025年3月发表了论文《时政资源在小学思政课的应用》和《传统文化下小学思政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案例与实践探索》。她相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让自己跟上课堂的快速更新。
十几年来,她用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家长的认可和领导的信任。她认为:小学思政教师就像“火柴”,用自己的微光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种;更要像“园丁”,在孩子心灵的沃土上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在思政教育的征途中,她将继续以爱为桥,以德为魂,以行践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美德的滋养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奔向更明亮远方。她要做永远”在路上”的思政筑梦人。
点击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