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内异物,通常指人们在进食过程中,不慎误咽鱼刺、骨片、枣核、假牙、硬币等异物并卡在食管中,既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造成食管严重不适或损伤的一种常见急症。这种急症往往会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轻者造成吞咽困难、疼痛咳嗽、恶心呕吐、反流等不适反应,重者造成食管损伤,甚至殃及食管周围的血管、气管和组织。就食管内异物的危害和正确处置,我们邀请了曲阜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医师、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孙 伟同志为大家作科普。
一、食管异物的种类以及误入食管的常见原因
孙 伟:通常来说,各种食物、果核、硬币以及玩具零件等,凡能进入口内的东西均有可能成为食管异物。通常将食管异物分为动物型、植物型、金属型和化学型四大类:
1.动物类异物:如鱼刺、鸡鸭等禽类的骨头、有锐利断茬的猪牛羊等家畜骨头;
2.植物类异物:如枣核、话梅核、樱桃核等;
3.金属类异物:如金属假牙、硬币、铁丝、钉子、针等;
4.化学合成品:如树酯义齿、玻璃碴、塑料玩具及其零件等。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饮食习惯,常见的食管异物的种类和比例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北方以枣核和骨类常见,南方沿江沿海地区则以鱼骨、虾、贝壳等常见。
这些食管异物中,比较尖锐的异物如鱼刺、鸡鸭骨头、带尖的果核等,易刺伤食管黏膜;体积较大的异物如硬币、假牙、玩具的零部件等,易卡在食管狭窄处。
食管内异物的常见原因中,绝大多数是由误咽形成的,但也有少数患者因饮食习惯、病理原因而发生:
1.一些患者吃饭过急,狼吞虎咽,食物咀嚼不充分,或者吃饭时嬉戏打闹,精力不集中,误将异物吞下。
2.一些不良习惯常造成误吞异物。如一些人吃带有大枣的年糕时不注意吐出枣核,一些装修工常将钉子、螺丝含在口边备用,一些儿童常将玩具、硬币等含在口中玩耍,一些义齿松动的人吃过粘的食物导致义齿脱落等,这些不良习惯,往往会在无意中将异物误吞入食管。
3.一些食管发生狭窄或畸形病变的患者以及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容易发生异物卡在食管的现象。
4.其他原因。如一些异食癖患者,往往会将一些异物卡在食管;在服用某些药物或醉酒状态吃东西时,一些人对吞咽的食物感知能力变差,易将鱼刺、骨头吞入并卡在食管。
二、食管异物的常见位置和危害
孙 伟:异物在食管中卡的位置不同,危险程度也不同。
(一)食管异物的常见位置
食管存在三个生理狭窄处,多数食管异物,都容易卡在这些位置。
第一个部位在舌根和会厌交界处的“舌会厌谷”;
第二个部位是扁桃体隐窝;
第三个部位比较深,在咽喉部两侧的“梨状隐窝”。
被卡在“舌会厌谷”和“扁桃体隐窝”部位的异物,一般可以用肉眼看到和取出,而卡在“梨状隐窝”的异物则要用喉镜、食管镜或CT检查才能找到。
(二)食管异物的危害
异物卡在食管会带来严重风险:
1.异物卡在食管中,影响人的吞咽功能,吞咽困难。
2.异物扎破食管壁后,会使黏膜产生充血、肿胀、发炎。
3. 异物刺穿食管壁,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穿孔、纵隔脓肿、大血管出血等。
4.异物长时间停留食管,易引发食管壁黏膜糜烂、溃疡以及食管瘘。
三、发生食管异物后的主要症状及正确处置
孙 伟:生活中有不少人不注意细嚼慢咽,进餐时被鸡骨头、鱼刺、枣核等异物卡在了食管里。有的人反应强烈,有的人可能当时感觉不明显,但如不及时医治,就可能造成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一)发生食管异物后,有以下比较常见的、典型的症状。
1.持续的异物感,吞咽时更为明显。
2.吞咽困难。异物完全堵塞食管时,无法下咽任何东西;部分堵塞时,可进食流食。
3.出现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疼痛。食管异物卡住的位置不同,扎入的程度不同,疼痛的轻重也不同,常表现为钝痛、剧烈疼痛或放射痛等。
4.呼吸困难、咳嗽。当大的异物卡在食管并挤压气管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5.反流及呕吐。食管内的异物刺激往往会引起反射性呕吐和反流,造成严重不适。
(二)发生食管异物后的正确处置
食管异物是一种常见急症,必须及时、正确地处置。
1.发生食管异物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和喝水,不要试图通过食物和水将堵塞物冲下去,防止将异物推向深处,将锐利物更深地扎入食管壁,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
2.视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送医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3.对于症状轻微患者,如果异物卡住的位置比较靠上,打开口腔容易观察到,没有明显扎入或损伤黏膜,患者反应轻微且能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用镊子、筷子等工具小心取出异物。如果异物已扎入或损伤黏膜,应立即送医治疗,防止取异物时出血或加重损伤。
4.对于已经发生食管异物的患者,送医前要尽量让其保持冷静,减少吞咽次数,也不可反复“空咽”,防止疼痛加剧,组织损伤。
5.对于不明确类型的食管异物,一旦怀疑食管异物,或者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到医院完善检查明确情况,防止贻误病情。
6.发生食管异物后,就诊的科室。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急诊科应急处理。如果自行赴医院治疗,可到耳鼻喉科、消化科,优先考虑行喉镜、食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
7.要坚决纠正一些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
一是不要通过喝醋软化鸡骨头、鱼刺等堵塞物。单纯把鱼刺、骨头放在醋中浸泡的确可以溶解鱼刺中的钙盐,让坚硬的鸡骨头、鱼刺变得柔软,但需要浸泡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软化的效果,而食管上下是通的,喝再多的醋,也仅仅是冲刷而过,况且异物的一头可能是扎在组织里,接触不到醋,所以喝醋根本起不到软化异物的作用,喝多了醋还会伤身体。
二是用硬的、大的食物噎,把异物顶下去,不靠谱。整团往下咽的硬食物,有让异物进一步往深扎的可能,既会增加取出来的难度,同时又可能引发感染、溃疡等。如果异物刺伤食道周围脏器,引起其他脏器损伤,会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同时,硬的食物也可能划伤咽部和食道粘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三是用催吐的方法吐出异物也不可取,同样会造成食管损伤。
8.如果误吞异物后暂时无感觉、无不适,应注意观察后续情况,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有些异物通过食管后进入了胃、肠道,并有可能损伤胃肠道,当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9.发生食管异物后,不能采取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解除异物。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是一种适用于“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的急救方法”,不适用于食管异物。食管异物和气道异物是两个不同概念,食管和气管是不同的通道。
(注:本公益科普所配图片来自临床影像、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