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尼山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于 2024年6月28日获曲阜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批复文号:曲政字〔2024〕25号)。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有关规定,对规划成果进行批后公布。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全域和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两个层次。
全域包含尼山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10082.71公顷,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433.52公顷。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末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目标
以“保护性开发、全域化旅游、高品质生活”为理念,以“传承、宜游、强镇、富民、安居、乐业”为导向,逐步实现功能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资源要素利用更加高效、儒学圣源之地的魅力更加彰显、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国土空间治理更加智慧的目标,将尼山镇打造成为文化传承示范、山水旅游示范、乡村振兴示范的特色区。
四、规划主要内容
(一)明确发展定位。落实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和上位规划传导,聚焦儒家文化特殊性,确定尼山镇的城镇性质为:世界著名儒学文化旅游圣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践基地。
(二)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到2035年规划范围内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688.84公顷(5.5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027.10公顷(4.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187.82公顷;规划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433.52公顷。
(三)优化国土空间安全格局。落实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全域农业、生态、文化和城镇空间,结合尼山镇圣人故乡,一体两翼、小城大境的格局特点,构建“一廊联动,两心呼应、两带串联、两区融合”的总体格局。
一廊。即沿沂河形成的特色观光廊,东起尼山水库,穿越尼山镇一直联系至曲阜市中心城区,是重要的生态廊道,是交通联系廊道,也是集滨水休闲、大田观光、耕读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镇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廊道。
两心。依托镇驻地形成的综合服务中心,以城镇生活为主要职能,打造便民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城镇品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依托尼山圣境、尼山孔庙及书院形成的山水人文中心,以文化传承、旅游服务为主要职能,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不断提升服务能级,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两带。沿张土路形成的纵贯镇域西部,重点联系镇驻地、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经济发展带,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乡村振兴;沿环湖路形成的串联鲁源小镇、尼山圣境、特色下榻区等功能的环湖主题游憩带,落实示范区发展要求,深化文化和旅游体验。
两区。立足自然地理格局,顺应要素流动规律,打造西部和美宜居乡野田园片区和东部五川交汇人文圣境片区。西部片区,推动高质粮食、设施蔬菜、精品林果等专业化、产业化种植,推动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扬传承耕读传家的儒家精神,因地制宜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实现产村一体化发展;东部片区,有机整合“尼山八景”山水文化资源,完善国际会议、研学修学、教育培训等高端服务功能,全面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世界级孔子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四)明确分区与用途管制。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基础,统筹农业、生态、城乡建设空间,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一级规划分区,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全域规划分区,细化至二级分区,将镇域空间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五大分区。
(五)完善国土空间支撑体系。规划在镇域内形成“一环两横三纵”的干线路网结构;构建覆盖全域的“镇级—社区级—行政村级” 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分级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搭建 “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服务均等、优质高效”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布局,明确邻避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和控制要求。
附件:《曲阜市尼山镇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 年)》主要图纸.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