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海参——“孔府菜与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之七

日期:2025-03-05 09:35 浏览: 来源:曲阜市卫生健康局

【菜品来源】《中国孔府菜谱》。

【主要原料】主料:水发海参300克。配料:鸡脯肉150克,豌豆2根。调料:鸡蛋清2个,干淀粉250克,葱、姜末各 1克,料酒25克,精盐2克,三套汤500克,高汤500克。

【制作方法】将水发海参顺身片成抹刀片,放入开水锅中汆过控水,再放入高汤锅内汆透,捞出控净水分。鸡脯肉剁成细泥盛入碗内,加蛋清、三套汤(50克)、葱姜末、料酒(10克)、精盐(1克),搅匀上劲,用手挤成直径 2厘米的丸子,投入干淀粉中周身粘匀,放在手里一握,制成竹节形置于铺有湿布的笼屉上蒸 15分钟取出,放在大件碗内,把海参放在竹节丸子上;将豌豆苗用开水汆后,搭在顶端。汤勺内加入三套汤、料酒、精盐,见开打去浮沫,倒入碗内即成。

【保健作用】竹影海参是一道特色传统名菜。相传此菜原名“清汤海参”,是用海参做成的。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一生酷爱书法,对画竹颇有兴趣,时常约一些文人作诗绘画。一次,孔令贻聚朋饮酒时,厨师用鸡脯肉剁泥制成竹节形,加入海参,冲入三套汤上席。主人看后触景生情曰:何不以“竹影”为名,遂易其名曰竹影海参,流传至今。只见清澈见底的三套汤内,竹节绰影,玉白鲜嫩,又有海参相映游离其间,雅景共赏,富有诗情画意。

菜中的主料海参,既是宴席上的佳肴,又是滋补人体的珍品。祖国医学认为,海参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益精、壮阳疗痿、润燥通便的作用。凡眩晕耳鸣、腰酸乏力、梦遗滑精、小便频数者,都可将海参作为滋补食疗之品。《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咸温。滋肾,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凡产虚、病后、衰老、尪孱,宜同火腿或猪羊肉煨食之。种类颇多,以肥大、肉厚而嫩者,膏多力胜。脾弱不运、痰多、便滑、客邪未净者,均不可食。”

①补肾益精:海参是一种名贵海产品,因补益作用类似人参而得名。海参的营养价值较高,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并含有维生素 B1、B2、尼克酸等。海参在组成成分上有一定特点,即含胆固醇极低,脂肪含量相对少,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尤为适宜。

②增强体质:常吃海参的人,因海参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精氨酸等,是人体免疫功能所必需的物质,能预防疾病感染,调整机体的免疫力,对传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功能。

③延缓衰老:海参中的胶原蛋白质、精氨酸、磷、硒、烟酸、硅等具有延年益寿、消除疲劳、防治皮肤衰老、美容等功效。另外,精氨酸还有促成人体细胞再生和机体损伤修复的能力。

④改善睡眠:食用海参对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精氨酸在海参中含量比其他生物高,对神经衰弱有特殊疗效,所以食用海参对改善睡眠有明显作用。

⑤抗疲劳:海参中含有丰富的酸性黏多糖和精氨酸,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海参中的烟酸、牛磺酸、钾、镍等营养成分具有快速消除疲劳,增强记忆能力,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⑥调节血脂:海参含有的钒、锰、钾、铜、尼克酸、牛磺酸等具有影响体内脂肪的功效,具有防止脂肪肝、抗凝和抗血栓作用。

⑦调节血糖:酸性黏多糖能在机体中降低血糖活性,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所含的钾元素对胰岛素的分泌起着重要作用。

⑧改善骨质疏松:经常食用海参可以预防儿童、成人的骨质疏松症。海参中丰富的钙、磷、锰、铜、锗、硅等元素对预防婴幼儿异常畸形,牙质及釉质发育不良等都有特殊作用。

⑨孕妇的理想补品:妇女从怀孕期开始食用海参,能为婴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丰富的脑黄金物质。实验证明,从母乳中吸收了DNA的儿童,所生婴儿记忆力特别强;对儿童身体发育,智商水平有显著的裨益。有人通过对 100名孕妇跟踪调查发现,孕妇孕期各食用海参 1000克,出生的婴儿无一例弱智、缺钙、患乙肝现象,并且头发亮黑、奶牙超期不退。山东长岛、蓬莱等沿海居民都有孕妇必食海参的习俗。因此,海参产区有“千元海参换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的说法。

⑩手术患者的最佳补品:海参中精氨酸的含量很高。精氨酸是合成人体胶原蛋白的重要原料,对机体损伤后的修复有特效。有人曾做过对比实验:两个病情相近,年龄和体重相差无几的手术患者,每天食用一只海参的患者,会比不食用海参的患者提前20天左右全面康复。因此,手术后患者、产妇、骨折外伤患者、献血者或其他失血过多者,食用海参止血、补血,恢复元气,复原壮体,能明显缩短康复时间。故海参被称为“百补之首”和“补血之神”。

谚语云:“冬天进补,春天打虎。”住在海参集中产区的岛城居民,都有冬天进补的习俗,进补的食物就是海参,从入九开始食用,出九终止,九九八十一天,每天一只(大的海参可切成2~3段),连续食用,可去除陈疾,增强体质,来年无病,免疫力增强。这也是海岛多寿星的一个重要原因。“八十一个海参,还您一个健康身体”的说法就是源于此。

菜中的配料鸡脯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肉类食材,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阳关三叠”菜品中。

菜中的调料三套汤、高汤均是制作孔府菜的常用配汤。孔府菜中的常用配汤有毛汤、高汤、三套汤、奶汤等。奶汤是用清水急火煮鸡、鸭、猪肘子而成;毛汤是用清水慢火煮鸡、鸭、猪肘子而成;而高汤是用毛汤加入红白俏(由鸡腿肉制成的肉泥称为红俏,由鸡脯肉制成的肉泥称为白俏)制成;三套汤则是由母鸡、鸭、猪肘子、母鸡腿、鸡里脊、猪后腿骨加清水及调料熬制而成(其详细制作方法见“什锦燕菜”菜品中)。

菜中的配料豌豆苗,为豆科植物豌豆的嫩苗。豌豆苗的供食部位是嫩梢和嫩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味清香、质柔嫩、滑润适口,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高和绿色无公害,而且吃起来清香滑嫩,味道鲜美独特。用来热炒、做汤、火锅都不失为餐桌上的上乘蔬菜,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现代研究认为,豌豆苗含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 C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豌豆苗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核黄素等营养物质。

中医认为,豌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适合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泻痢等患者的养生保健。豌豆苗性滑、微寒,对因多吃煎炒热气食物及烟酒过度而致口腔发炎、牙龈红肿、口气难闻、大便燥结、小便金黄等情况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将豌豆苗捣碎涂在皮肤上,可去掉肌肤上的油脂,使肌肤光滑,又可防止夏季阳光晒黑。

综上所述,此菜以海参为主料,配以鸡脯肉加工烹制,加上三套汤、高汤等调料的作用,使菜品如竹节绰影,玉白鲜嫩,雅景共赏,栩栩如生。该菜品补益作用强劲,保健功能超凡,是一道补虚强身的理想菜肴。

【注意事项】

海参性温,每天食用不宜过多。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每天一只海参是比较好的食补法。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特别是气候较为干燥的地区,过食海参应考虑到“上火”的问题。

春季应少食海参,春天是容易上火的季节,尤其是北方春季多干燥,食补时尤其要注意。不要过多食用容易使人上火的食物,海参也包括在内。

肾功能差者应少食,海参为高蛋白食品,分解产物氨基酸多由肾脏排泄。所以,肾功能差者一次不可多吃。

海参不宜与葡萄、柿子、石榴、山楂等同食,水果中的鞣酸容易导致蛋白凝固,影响消化吸收,引起胃肠不适。

烹调方法切忌深加工,从营养角度来说,水煮、清炖、凉拌的烹饪方式最能保证海参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宜流失,而且味道鲜美,也容易操作,这种做法最有利于海参自身营养的释放。红烧等烹饪方法则不太适合。

豌豆苗微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孕妇食用豌豆苗要注意控制好量。豌豆苗不宜和羊肉一起食用。


供稿:孔凡吉  朱传伟  彭文瑜  郭姝君  张彦玲

编辑:王永良  张  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