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改革创新勇争先——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会议精神,按照“走在前、勇争先”总定位,凝聚发展的共识,动员全市上下扛牢使命、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开启接续奋斗的新征程。济宁市副市长、曲阜市委书记李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崔加清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险峰,市政协主席董洪波,市委副书记王庆明等市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陵城镇、经济开发区、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和东宏管业、天博智能科技、华亿钢机、良友食品、尼山文旅、山东裕隆矿业集团六家企业负责人作了现场发言。
王庆明宣读了《曲阜市人民政府关于聘任招商大使的决定》;李丽为招商大使代表颁发聘书;招商大使代表,深圳市山东济宁商会会长、爱华国际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张庆阔作了交流发言。
李丽在讲话中指出,2024年,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连续两年取得综合绩效考核“一等”位次,实现了“走在济宁第一方阵”的目标,干出了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好局面。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落实好省市委“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和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树牢“一盘棋”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以高点高位谋划工作新局,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凝心聚力助推跨越赶超,加速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共同谱写拼搏奋进的新篇章!
李丽指出,我们要坚定发展的信心。信心来自于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强力加持,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超长期国债、政府专项债项目陆续投资,为地方加速发展提供支撑。信心来自于一系列重大机遇的持续叠加,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济宁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加快推进都市区一体化等系列战略举措,必将为加快发展赋能助力。信心来自于不断夯实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六大战略”“八大攻坚”,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走在济宁第一方阵”的目标,特别是凝聚形成了“高铁会战精神、尼山会战精神、蓼河精神、村村到精神”等曲阜“精神谱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大精神动力。
李丽强调,要增强发展的干劲,锚定“综合实力走在济宁第一方阵”目标,加快实施“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强企”三百工程,分解好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五个倍增”,努力干出“走在前、勇争先”的作为。一要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任务逐项分解到产业、落实到项目、量化到企业,坚定不移实施产业链培优行动、龙头企业领航行动、工业技改提质行动、新兴产业培育行动、科技创新提升行动和数实融合赋能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二要加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服务业攀登进阶“三年行动”,加快高品质生活服务业、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要加力提升外贸规模,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培育壮大外贸主体、促进外贸稳增长,全力扩大对外合作。四要加力推进文化“两创”,坚定扛牢新时代文化使命,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深入践行“两个结合”,在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上实现更大提升。五要加力推动招商引资,聚焦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重点央企民企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招商区域,综合应用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开发区招商、商协会招商等形式,加快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六要加力深化改革创新,扭住全面深化改革不放松,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用改革破难题,结合曲阜实际,分领域分部门细化、落实好各项改革举措,为实现曲阜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七要加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强化惠企政策落实机制、强化涉企执法服务规范机制、强化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强化企业家荣誉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为实现曲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八要加力增进民生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加强惠民政策落实,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李丽强调,要倍增发展的合力,努力干出“走在前、勇争先”的格局。开启聚力攻坚的新航程,全市上下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豪情,急起直追去“拼”、不留后路去“搏”、层层传递去“压”、有胆有识去“争”,紧盯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超时序”、四季度“走在前”的节奏,努力开创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社会敢首创的生动局面,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曲阜实践新篇章!
崔加清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本次会议精神上来,提高政治站位、紧盯目标迅速行动,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攻坚奋力突破,主动担当作为、狠抓任务贯彻落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高效落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实现新年“开门红”“开门稳”,努力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走在前、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