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来源】《中国孔府菜谱》。
【主要原料】主料:水发鱼翅(肉翅)500克,猪肺1个(带心)约1500克。调(配)料:高汤1500克,奶汤750克,料酒75克,精盐3克,葱段10克,姜片15克,花椒10余粒。
【制作方法】将新鲜完整的猪肺(带心),用清水从气管灌入,使其膨胀,把水倒出,这样反复几次,直到把肺灌成白色为止。将肺叶划破洗净,割去猪心、气管、食管,用开水汆过洗净控水,用纱布包好。用纱布将鱼翅包好,放入开水锅内一汆,洗净,控净水分。将炒勺置火眼上,加入高汤,将肺包放入,依次加入葱、姜、花椒、料酒(50克)、精盐(1克),慢火煮约一小时,将鱼翅包投入锅内煮约5分钟,同时取出,去掉纱布。凉后将肺改成滚刀块,放进原汤内再一汆,捞出放入钵䀇内,再将鱼翅放在肺的上面。
汤勺置火眼上,加入奶汤及余下的料酒、精盐,煮开后打去浮沫,冲入钵䀇内即成。
【保健作用】菜中的主料猪肺是猪的呼吸器官,为药食两用之品。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归肺经。有补肺、疗虚、止咳、止血的功效。《本草图经》认为“猪肺,补肺”。
《本草纲目》记载其“疗肺虚咳嗽、嗽血”。《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甘平,补肺,止虚嗽。
治肺痿、咯血、上消诸症”。猪肺是肺肾气虚、肾不纳气导致的咳嗽、憋喘、咯血、久咳不止、吐白痰、心悸乏力、活动后加重者的食疗佳品,也是配制补肺食疗药膳的主料。
现代研究认为,猪肺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适宜于气血虚损、身体瘦弱导致的久咳、肺不张、肺结核、肺痿咯血者食用。猪肺对止血极有效,很多药剂都是用动物肺脏制成。此外,通过现代生化技术提取得到的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其化学本质是磷脂蛋白复合物,该物质对维持正常肺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它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不张和肺水肿等许多重要功能,充分证明了中医以脏补脏(以肺补肺)的食疗理论。
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从猪肺灌洗液中可制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不仅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显著疗效,而且对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
菜中的主料鱼翅为鲨鱼的鱼鳍部分。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见“蟹黄扒鱼翅”菜品中。
菜中的调料高汤,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常用配汤,其详细养生保健作用及制作方法见“什锦燕菜”菜品中。
菜中的调料奶汤为高汤的一种。烹饪菜肴常用的高汤一般分为毛汤、奶汤、清汤三大类。奶汤一般选用鸡、鸭、猪骨、猪蹄、猪肘、猪肚等容易让汤色泛白(脂酸)的原料熬制而成。具体做法是:将猪肚揉洗几次,焯水,再刮洗干净;猪肘刮洗干净;鸡、鸭、棒骨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沸水锅内焯水,除去血腥味,捞出冲洗干净,放入大铝锅中,加清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加姜(拍破)、葱(挽结)、料酒,加盖长时间用旺火熬至汤汁呈乳白色、味鲜美,即成奶汤。奶汤色白如奶,鲜香味浓,多用于高级奶汤菜肴的制作,如奶汤素烩、奶汤鱼肚、奶汤鲍鱼、白汁菜心等。
调料中的花椒为药食两用食材,既广泛应用于多种菜肴的制作,又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或脘腹冷痛、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总之,此菜以鱼翅与猪肺搭配,配以奶汤烹饪,使菜品色泽乳白,绵软滑润,奶汤鲜香味厚,营养价值较高,是孔府酒席大件菜之一,也是补益肺肾的养生保健佳品。
【注意事项】
猪肺不宜与饴糖、吴茱萸等同食。表面有出血斑点、结节、水肿等病变的肺不能食用。猪肺较难清洗,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①通过大气管往里面注水,然后用手抓肺叶把水挤出来,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干净。
②在锅里烧水,烧开后把肺叶放进去,大气管伸在外面,猪肺受热收缩,会自己把里面的脏东西从气管里吐出来。
③将猪肺管套在水龙头上,充满水后再倒出,反复几次便可冲洗干净,最后把它倒入锅中烧开浸出肺管内的残物,再洗一遍,另换水煮至酥烂即可。
供稿:孔凡吉 朱传伟 彭文瑜 郭姝君 张彦玲
审核:王永良 张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