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工作要求,曲阜市民族小学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与办学实际,创新构建“多方联动、多元赋能”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邀请政府代表、英雄模范、“五老”代表、高校志愿者及非遗传承人等走进校园,打造立体化、沉浸式思政课堂,切实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政策宣讲大思政,民族团结筑根基
“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曲阜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屈恒义专程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思政课。授课不仅普及了民族政策,更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校领导带头授课,思政教育接地气
曲阜市民族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骆遵龙以身边小事为切入点,用“拾金不昧的同学”“乐于助人的班干部”等案例,让抽象的思政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校领导带头走上思政讲台,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案例,让思政课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有效拉近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距离。

英雄故事进校园,红色信仰润心田
在学校操场,参加“九三”阅兵的女兵席楠楠身着军装,结合阅兵训练的回忆,向孩子们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席楠楠用“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的阅兵精神鼓励同学们,鲜活的英雄故事,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爱国的种子悄然生长。


“五老”传经送宝,初心薪火永相传
学校邀请的“五老”代表许福鹏爷爷,结合自身经历,为孩子们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变迁。许爷爷嘱咐同学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懂得珍惜,更要接过接力棒,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五老”志愿者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初心使命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高校志愿传薪火,青春思政添活力
曲阜师范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走进校园,瞬间点燃了孩子们探索传统文化的热情。作为曲阜本地高校学子,志愿者们结合曲阜“孔子故里”的文化优势,围绕《论语》经典章节,用书法和舞台剧解读“仁、义、礼、智、信”的内涵。高校志愿者以青春视角解读传统文化,让思政课充满文化气息与青春活力,不仅帮孩子们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文化、自信自强”的种子。

面塑非遗进课堂,文化自信植心间
在面塑课堂上,非遗传人张震师傅耐心讲解面塑技巧,孩子们认真模仿,虽然手法略显稚嫩,但眼神格外专注。一个个精美的面塑作品,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更在创作过程中厚植了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学校将面塑非遗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实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自拓展大思政课建设以来,曲阜市民族小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体系,让思政课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理论化”变为“实践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