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吃干榨尽” 连接“农头工尾”

日期:2025-10-10 16:49 浏览: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客户端 今日曲阜客户端

山东省曲阜市锚定乡村振兴战略,深耕玉米产业发展沃土,全力打造玉米种植加工全产业链条,交出了激活产业动能的精彩答卷。从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的棒硕粒盈,到现代化加工厂内的精细生产,再到市场端的多元产品供应,曲阜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推动玉米产业从“单一链条”向“全链共赢”跃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学种植

助力玉米产能提升

“我们与企业携手,针对黄淮海地区独特的气候‘密码’,运用种子包衣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科技画笔’,精心勾勒出高油高产抗旱的玉米新品种蓝图。”曲阜市陵城镇人大副主席罗荣国满怀自豪地介绍。去年,古路沟村高油玉米基地传来捷报,每亩地的产能增加了200斤左右。

种粮大户刘玉荣掰着手指细细算账:“去年种了500亩高油玉米,产量直接多出10万斤,每斤收购价还比普通玉米高出1毛钱,这增收效果太实在了。”如今,古路沟村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创新模式,通过集体入股凝聚力量,让玉米良种从培育到种植、从生产到销售,形成了一条紧密咬合的“黄金链条”。

2024年,陵城镇860亩优质高油玉米种繁育基地迎来大丰收,这些凝聚着科技力量的种子,不仅满足了本地农户的需求,更远销河南、安徽等5个省,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


延链补链

实现从“农头”到“工尾”

走进曲阜市瑞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秸秆打捆包膜机正紧密运转,物料输送、压缩成型、捆扎固定,一个个青贮饲料包便被“吐”了出来,变成了圈舍里牛羊的“营养餐”。“玉米全身都是宝,秸秆也有着‘无限可能’。我们在收割玉米时粉碎回收秸秆,免费出设备出人工帮村民收割,老百姓能节省种地成本,我们也能从中盈利,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合作社负责人孔祥涛表示。

围绕玉米产业的全链条发展,曲阜市积极开展玉米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大力支持玉米种植基地向规模化、机械化、有机化发展。选育优良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提供技术指导……一项项举措绘就了一幅规模宏大、生机勃勃的玉米种植新画卷。

“曲阜市是全国粮食大县,交通也很便利,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里。”山东良友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徐猛表示,“我们建立了‘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供销链条,大力发展订单式标准化种植基地,10余万户农户从中受益,年增收4000余万元,为公司周边1万余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让家乡百姓共享发展红利。”

为实现农业稳产增效,曲阜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玉米产业链条式发展提供了坚实底气。2024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48.8万亩,单产484公斤/亩,总产量4.7亿斤,产值达5亿元。


精深加工

串起致富“黄金链”

“普通玉米1吨卖1800元左右,精深加工而成的玉米精油价格可达每吨8600元。我们拥有年加工42万吨玉米胚芽和年加工20万吨高端玉米油的生产能力,通过科技引领实现精深加工,将每一粒玉米掰开揉碎,前景非常广阔。”山东良友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徐猛介绍。

与山东良友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路之隔的山东百阜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凭借前沿化学工艺,将玉米淀粉降解后的葡萄糖发酵合成透明质酸钠,即玻尿酸,解锁了玉米产业链的深层价值。曲阜市天利药用辅料有限公司则聚焦玉米糊精深加工,以玉米糊为原料,生产包括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磺丁基倍他环糊精、普鲁兰多糖等在内的高端医药及健康产品,服务于蓬勃发展的医养健康产业。

目前,曲阜市玉米加工产业集群打造以山东良友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以山东圣府第油脂有限公司、曲阜市天利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产业梯队的粮油玉米产业链,形成了“种植—技术服务—收购—加工—深加工—副产品—养殖—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24年,全市玉米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0亿元以上。

记者手记

在曲阜,玉米被“吃干榨尽”,实现了从粮头到食尾、从“农头”到“工尾”的华丽转身。从阡陌纵横的种植基地到轰鸣运转的生产车间,从田间地头的饱满玉米到终端市场的多元产品,一个安全可控、联农带农的产业闭环已然在曲阜成型。这一良性循环,不仅托起了农民增收的幸福期盼,更为玉米产业链条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包 娟 曹 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