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曲阜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实施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各承办单位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精心组织推动,各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现推出【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展播】专栏,全面展现法治曲阜建设的新气象、新变化。
今天推出第二十二期“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传承儒家法律文化精髓 厚培法治文化建设根基——曲阜市司法局积极打造儒家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宣传基地。
推进措施
一是传统+现代,彰显法治文化“新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充分展现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通俗易懂、走近群众。将孔子为大司寇时出任司仪的夹谷会盟以演出的形式重现蓼河夜游,于声光电震撼场面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元素融入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礼乐表演之中,活化复原春秋雅乐,让古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三孔、孔子博物馆等干部政德教育现场教学,让学员在文化遗产前直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修身立德和治国理政的智慧。
二是线下+线上,丰富法治文化“新载体”。根据曲阜发展规划与法德文化资源,打造夫子洞村、齐李社区、无讼山书院等特色法治宣传阵地。聚焦青少年群体法治教育,借助曲阜市司法局法治宣传教育中心被命名为济宁市“070勇敢者行动”青少年校外宣传教育阵地作用,让未成年人“沉浸式”学法、懂法,传播法治正能量。在孔子研究院公众号、曲阜干部政德教育“政德之声”等栏目中发布传统法律思想相关研究论述,从理论高度阐述儒家法律思想。在“法治曲阜”公众号开辟“曲阜法治文化”专栏,录制“穿越千年 感受法治文明的脉动”系列法治文物《孔子为鲁司寇像》《阁老凳》等专题视频。曲阜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曲阜市2024年法治宣传教育月的相关工作情况,用生动的形式扩大法治文化的影响力。
三是文艺+普法,融入法治文化“好声音”。探索建立“专家创作+百姓参与”互补的法治文艺创作模式,引导基层法治工作者和群众文艺爱好者把生活中“以案释法”经典案例创作成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聚焦扫黑除恶、新型诈骗、校园霸凌等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先后创作了山东快书《自食其果》、小品《民法典作用大》《家和万事兴》、快板书《我是普法宣传员》等一批具有曲阜特色的法治文艺节目。发挥曲阜悠久传统文化历史优势,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了一批法治文创产品参与济宁市法治文创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并进行线上直播展出,让群众在参与法治文化创作和欣赏法治文化作品中感受法治熏陶,提升法治素养。
阶段成果
提升法治文化创新力。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成果,让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激发了法治文化创新的活力。结合新媒体新技术手段,使法治文化更加生动、形象、易于接受,进一步提升了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扩大法治文化传播力。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线上,孔子学院公众号、曲阜干部政德教育“政德之声”栏目、“法治曲阜”公众号“曲阜法治文化”专栏等渠道相互交织,形成强大的法治文化网络传播力量。线下,利用特色法治宣传阵地、教育基地等,让法治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提高公众对法治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增强法治文化渗透力。将法治文化与文艺创作相结合,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以法治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让非遗传承在法治领域焕发新机。曲阜市法治文创作品在济宁市法治文创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获评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包揽总奖项过半,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发挥法治宣传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法治文化的渗透力,让法治文化真正走进了群众的生活,成为日常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下步计划
曲阜市将继续深挖儒家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建设融合,致力打造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法治文化体系;进一步优化法治文化阵地布局,提升法治文化设施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使群众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中感受到法治文化的魅力。同时,不断加大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推广力度,鼓励更多优秀的法治文艺作品涌现,多渠道传播,进一步发扬创新法治文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