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阜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提出的“使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践行文化“两创”方针,积极创新社会救助模式,致力将“信”文化与“信”救助结合,着力打造“儒乡曲阜·诚信救助”品牌。荣获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全省“信易+”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典型案例,在全国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央视《焦点访谈》《光明日报》、山东新闻联播等予以报道。
一、完善顶层设计,发掘树立示范典型。构建“1146”工作机制,以党建为统领,以儒家诚信文化为引领,依托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等4个管理服务平台,健全诚信声明、三级公示等6项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救助事中事后监管,扎实,开展“10个1”特色活动,打造一批诚信先进典型,首批建设21个诚信典型村,评选社会救助诚信个人30名,培育诚信讲师21名,宣教群众1.5万名,全市涌现出一大批诚信先进典型。
二、强化救助保障,着力推进提档升级。围绕诚信救助及社会救助主要业务领域分别制定政策办法;强化核对机制,建立新申请对象核对、在保对象复核、自动比对预警反馈处理“三闭环”核对工作机制;“申请—享受—退出”机制作用显著,全市259户486人因家庭经济好转主动申请退出低保,5100名新申请对象主动签订诚信声明书,申请救助群众诚信承诺达100%。
三、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聘请省委党校、孔子研究院教授等专业人员组成宣讲团定期开展宣讲。通过诚信讲堂、信鸽服务队,向群众宣讲救助政策、诚信故事和诚信典型事迹,发放资料6万余份,接受咨询1.2万余人次,开展乡村小剧团表演600余场次,播放诚信小电影800余场次。探索“诚信积分+超市兑换”管理模式,以积分量化评价结果,计入村民道德诚信管理,引导群众诚实守信赚积分,兑出乡村新文明,兑出孝老爱亲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