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积分够兑换这个不锈钢的盆了吗?我要个盆。”在曲阜市时庄街道霍家村“儒乡幸福超市”柜台前,孔大娘用自己积攒的“美德信用积分”兑换到了自己心仪的物品。每到季度末,来这里兑换物品的群众络绎不绝,小到香皂、牙膏,大到床品四件套,群众都满意而归。
近年来,曲阜市时庄街道坚持高点定位、高标准推进、高效落实,不断拓展信用建设应用场景,擦亮“信立时庄”品牌,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在机关,时庄街道持续完善政府立信守信机制,组织机关干部签订诚信承诺书,率先落实司法所列席党政联席会机制,健全重大政策、重要合同评估制度,监督政府依法履职、诚信守约;利用时庄政务网站和“三务”公开栏,线上线下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利用机关干部晨会、干部大讲堂等,号召机关干部轮流上讲台,借鉴儒家文化中“民无信不立”等主题,自己出题、自己备课、自己讲课,倡树建设信用机关。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信用榜,鼓励党员干部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作出承诺,将信用榜与市长热线满意率、“天大小事”进展、窗口服务评分绑定,每月张榜公示履职践诺情况,接受监督。
在农村,时庄街道以省级文明乡村示范村霍家村为试点,打造了“儒乡幸福超市”,制定完善的积分管理方案,群众可以通过参加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活动获得“美德信用积分”,然后到儒乡幸福超市换购商品,这一方式不仅让积极参加活动的守信村民有面子、得实惠,还更好地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信用建设和乡村治理中。构建起“支部领办、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让信用立足农村、扎根基层。
在城区,时庄街道在新苑社区内同样建设了“诚信积分兑换”超市,除对社区群众开放之外,还面向社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外卖小哥可以错峰参加社区活动,赚取积分来换购超市内物品。这一措施,不仅提升了外卖小哥的诚信意识,还进一步促进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街道还在新苑社区建立‘心愿约定’制度,积极动员社区与网格员、青年党员、退休干部等与居民签订心愿认领书和履约责任书,通过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调动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我们坚持‘以信促治’,打造社区服务契约化管理模式,新苑社区“心愿约定”制度实施以来,已签订履行约定17件。”曲阜市时庄街道党工委委员孔北平说。
在学校,时庄街道中心中学以“信润心田 礼伴成长”德育品牌为引领,以教育领域信用建设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支持辖区内各中小学探索特色教育品牌,擦亮时庄中学“六艺大课堂”、马家村小学“儒学传统文化进课堂”等特色招牌,将校园打造成信用建设的沃土和高地。同时邀请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走进校园,讲授“守信践约”美德故事,以身边人引导学生,以身边事教育学生。在各班主题班会、道德与法治课中开设“信用小课堂”,讲授“曾子杀猪”“季布一诺千金”“商鞅徙木立信”等守信小故事,真正将诚信融入学校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影响学生。
在市场,为让诚信“立得住 行得远”,街道组织“时·光”青年战队到时庄大集、商贸城、华沁苑市场等经营场所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并联合市场监管所、执法中队,对缺斤少两等破坏市场风气行为进行严查,守护市场“公平秤”。街道网格员还对各自网格内商户常态化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并利用评选诚信商家,发放流动红旗等形式,积极营造“诚信为本、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的市场环境。
“时庄街道将继续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创新乡村治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抓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孔北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