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表达方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播

日期:2024-07-17 09:13 浏览: 来源: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探寻传统文化与公众之间的融合点,创新表达方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的普及传播。


前不久,中国第一部以《论语》为题材的无伴奏合唱套曲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精彩亮相。与传统的合唱形式不同,无伴奏方式更能突显人声的纯粹和表达力,给听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北京大学学生王钰说:“感受到它这样一种‘天地人和’的氛围,像是在‘浴乎沂 风乎舞雩’这个篇章(片段),除了人声嗓音的部分,还有一些身体肢体(动作)与音乐音部的配合,带给了我一种情绪的感染。”


无伴奏合唱套曲《〈论语〉节选》由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创作,下一步还将推出适合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演唱版本,在国内外进行巡演。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孔子学会秘书长宋立林说:“如何让经典更贴近大众,让老百姓更喜闻乐见,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那么这一次我们无伴奏合唱套曲《〈论语〉节选》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尝试,它让经典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找到传统文化与公众之间的融合点,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今年,济宁孔子博物馆礼乐传习所探索开展《佾舞》复原推广,箫韶乐团完成展演260余场,《清代衍圣公服饰展》《根与魂——曲阜汉魏碑刻展》等多个主题展览也大受欢迎。曲阜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全民参与”理念,村村设立激励村民向上向善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母子传承国学”课堂。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妇联主席蒋凤说:“编排出《三字经》《悯农》等国学节目,让家长和孩子们从国学经典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更好地促进优良家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创新普及传播平台,新时代儒学再出发。近年来,山东持续举办“尼山讲堂”“尼山杏坛”,大力实施“六进”工程,探索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3115家孔子学堂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17个国家和地区,九年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万余次,参与人数过千万。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传播普及部部长张旻说:“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多种打开方式,推动儒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的普及传播,推动中华文化精神内涵融入日常化,全力推进儒学普及传播高地建设。”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