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生地。自2010年开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此地生根发芽,论坛议题从最初的儒家思想研讨扩展至文化、教育、历史、生态等多元化领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时代感。
7月10日上午,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在曲阜尼山圣境举办。400余位海内外嘉宾齐聚尼山,共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交流沟通中凝聚共识,共筑人类美好未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世界的十字路口,从尼山寻找答案。论坛开幕式的举办地尼山讲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智慧理念,传递了和谐发展的美好寓意和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举办,是中华文明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积极贡献。论坛通过汇聚世界各地的文化精英,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提供了舞台。
正如参加论坛的希腊驻华大使伊利奥普洛斯所言,中国与希腊的古代哲学家们虽身处不同时空,但其思想却在促进公正与和谐社会方面产生了共鸣,这种跨文化的对话正是尼山论坛的核心价值所在。
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致力于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论坛的成功,得益于其开放包容的态度,它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分享各自的见解,从而促进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加深了世界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也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指出的,尼山论坛与奥林匹克运动一样,旨在通过对话和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为全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力量。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促进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己任,紧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成为紧跟时代、碰撞智慧的重要桥梁。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旨在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尼山论坛积极响应这一倡议,通过开展多领域的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展现了中国在推动文明对话方面的主动作为。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12场分论坛议题广泛,“全球挑战下的文明交流互鉴”“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传承和创新”“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 等议题紧扣时代脉搏,中外专家学者思想在此交流碰撞,探寻全人类共同价值,成为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球文明交流的宝贵财富。山东乃至中国展现出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持续推动世界文明赓续发展,为全球文明对话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作为本次论坛中探讨的一个话题,最后,让我们用生成式AI想象一下3000年前孔子在尼山脚下讲学的情景。
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尼山论坛,作为一个文明对话的平台,正如同这幅AI画面所展现的那样,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者,他们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共同描绘着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