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中药基本知识——川芎

日期:2024-06-26 17:37 浏览: 来源:曲阜市卫生健康局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一带,多为栽培。4-5月采挖,山地栽培多在8-9月采收。将根茎挖出,除净茎叶及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再用撞笼撞去须根。

【炮制方法】用时水浸泡软切片或酒炒。酒炒时将川芎片用黄酒喷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每川芎片100斤,用黄酒12斤8两)。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


中药——川芎

【应用】

1.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常配当归、桃仁、香附等同用。若血瘀经闭、痛经,配赤芍、桃仁等,如血府逐瘀汤;若寒凝血瘀者,配桂心、当归等,如《妇人良方》温经汤;若产后恶露不行,瘀滞腹痛,配当归、桃仁等,如生化汤。治肝郁气滞,胁肋疼痛者,常配柴胡、白芍、香附等,如柴胡疏肝饮;若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常配丹参、桂枝、檀香等。近代以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此外,伤科之跌扑损伤,外科之疮疡痈肿,亦可用之。治跌扑损伤,瘀血肿痛,常配三七、乳香、没药等同用,以活血消肿止痛;治痈疡脓已成而正虚难溃者,配黄芪、当归、皂角刺,以托毒透脓,如《外科正宗》透脓散。

2.用于头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本草汇言》:“芎䓖,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均可随证配伍用之。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治风湿痹证,肢体疼痛麻木,本品能“旁通络脉”,祛风活血止痛,常配独活、桂枝、防风等祛风湿通络药同用。近代临床还以川芎注射液静滴,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川芎嗪静滴治脑外伤综合症;以川芎配荜茇制成颅痛宁治三叉神经痛及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等病症。

3.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含挥发油、生物碱(如川芎嗪等)、酚性物质(如阿魏酸等),以及内脂素、维生素A、叶酸、甾醇、蔗糖、脂肪油等。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及肠系膜微循环,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可使孕兔离体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则转为抑制,并可抑制小肠的收缩;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并有降压作用;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阿魏酸对免疫系统有一定调整作用,可提高γ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对Coooγ射线及氮芥所形成的动物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凡阴虚火旺,多汗,及月经过多者慎用。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常用食疗验方】

1、川芎鸭:川芎5克,鸭肉200克,姜丝、盐、植物油各适量。将鸭肉洗净,剁块。锅中放油烧热后,爆香姜丝,接着放入鸭块略炒,加水适量,放入川芎,以小火炖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食用。能活血行气,祛瘀。

2、川芎煮田螺:川芎3克,田螺50克,姜片、葱段、料酒、盐、鸡精、香油各适量。将川芎浸软切片,田螺去壳及肠杂,洗净。将川芎、田螺、葱段、姜片、料酒、盐、鸡精、香油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以小火煮约2分钟至熟。能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3、川芎白芷炖鱼头:将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隔水炖约4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适用于颈椎病患者。 


4、川芎茯苓当归粥:川芎9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薏米60克,粳米适量,用小火煮粥,粥熟后,加入蜂蜜适量。适用于脑癌患者。

5、川芎鸡蛋饮:川芎9克,去皮熟鸡蛋2个,水适量,同煮,去渣加适量红糖调味即成,分早晚2次服用,吃蛋喝汤。适用于女性闭经。

6、橘核川芎酒:橘核36克,川芎30克,当归30克,桑寄生30克,杜仲30克,生地黄24克,牛膝30克,茯苓24克,防风24克,细辛6克,白芍24克,甘草20克,浸入1000毫升白酒中,60天后饮用。适用于腰酸背痛、老年慢性骨关节炎、关节肥大、关节变形等症。

7、川芎6克,红花3克,茶叶适量,水煎取汁,代茶饮;或天麻6克,川芎5克,酸枣仁10克,研细末,沸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均适用于头痛,前者善于祛瘀,后者善于祛风。

8、川芎15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苍耳子9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蜂蜜,拌匀,分为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鼻咽癌患者。

9、川芎6克,人参6克,白茯苓6克,当归6克,白术6克,白芍6克,桂枝6克,粟米60克,水煎服,代茶饮。适用于慢性肠炎。

注:文稿经山东省名中医朱传伟主任医师审校。

                                   (曲阜市老科协 孔繁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