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文化引领 梯次推进提升 加快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曲阜路径

日期:2024-06-25 17:59 浏览: 来源:济宁发布 曲阜头条

6月24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曲阜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措施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庆明 曲阜市委副书记、市乡村振兴指挥部指挥长

侯晨硕 曲阜市政府副市长、市乡村振兴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张桂森 曲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

丁 龙 曲阜市防山镇党委书记




(记者实地感受曲阜市乡村振兴成果)


曲阜辖12个镇街、318个村居,常住人口61.7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1.45万人。近年来,曲阜坚决扛牢文化“两创”使命担当,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3588”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百区千村”三年行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优势,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积极探索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曲阜路径”。相继荣获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实验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市、全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全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等国家级、省级荣誉20余项,并分别在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高点定位、全域布局,下好整体谋划“先手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协调谋划,确保乡村振兴建设出亮点、见实效。一是创新高效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指示要求,组建乡村振兴指挥部,下设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专班,由相关市领导担任组长,形成“1(指挥部)+5(工作专班)”的组织体系。纵向上,将镇街作为乡村振兴攻势主战场、主阵地,开通镇街“直通车”,搭建共议共商的决策推进平台,做到重大事项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动。横向上,市乡村振兴指挥部牵头统筹协调,抽调专人设置5个工作组,负责乡村“五大振兴”的任务领域,建立各部门之间直接对话机制,有效打破部门壁垒。二是谋划全域建设布局。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区、尼山圣水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发挥区域产业经济、人文地理等相对优势,聚力打造南部文化两创、北部文化国际慢城、西部湿地生态文明、东部党建引领共富联盟“四大片区”,形成全域乡村振兴新格局。其中,南部文化两创振兴片区立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定位,发挥尼山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放大尼山圣境百亿产业项目带动效应,发展200多家民宿、30多家文创公司,走出了文化浸润乡村、文化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路径。石门山慢城示范片区突出“石门慢城党建共富联合体”,成功获评第三批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三是明确梯次推进目标。编制《曲阜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三年行动方案》,将方案目标化、责任化、具体化,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根据各镇街资源禀赋和村庄基础等条件进行ABC分类,C类片区递进为B类片区,B类片区递进为A类片区,A类片区递进为省级片区,2023—2025年计划创建示范片区22个(2023年创建三类片区11个、2024年创建6个、2025年创建5个),实施项目207个,辐射带动村庄220个。

二、聚焦重点、突出特色,下好一体推进“关键棋”。在示范创建中积极发挥优势特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以文化人、以文安农、以文兴业。一是抓文化铸魂,焕发和美乡村新活力。充分发挥“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比较优势,坚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化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百姓儒学”工程,村村设立“孔子学堂”,开展“论语进乡村”活动,将儒学融入农村社会治理之中,让百姓真正学儒学、用儒学、讲儒学,提升百姓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作用,创新“美丽庭院+家风传承+志愿服务”工作模式,让争先进、讲卫生成为村民自觉。全市13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串珠成链,2.4万个美丽庭院以“小美”聚“大美”,乡村全域向田园美、生态美转变。二是抓产业引领,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紧紧扭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大做强“粮油玉米、蔬菜食用菌、林果花卉、中药材、预制菜、畜牧水产、冷链物流、文化旅游”八大产业链。尼山镇圣水湖片区培育壮大民宿、物业、文创和特色农产品等产业,直接带动就业760多人,片区村均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其中3个村超过50万元。石门山镇康旅慢城片区探索党组织引领共富、农文旅融合发展和青年人创业实践三条乡村振兴路径,实现示范片区产业蓬勃发展,联农带富作用明显增强,2023年片区增加就业岗位1000余个。防山镇党建引领“一块田”片区开展“集体耕种一块田”改革,将细碎化“小块田”,化零为整,变成成方连片的大块田,打造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经营新模式,共流转土地5500多亩,增加土地种植面积420亩,带动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营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土地经营新路径。小雪街道联村共富片区打造村级“共富联盟”平台,片区内8个村组建共富联盟,2023年建设“亦乐田园”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开园两个月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三是抓乡村善治,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围绕美德培育和信用建设,打造一批文化“两创”美德健康生活示范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让“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蔚然成风。将儒家文化“以和为贵”的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村村建立“和为贵”调解室,持续探索“和为贵”社会治理品牌化建设,打造快速响应群众诉求、一线化解矛盾纠纷、向上向善的基层治理新局面。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弘扬传统美德,厚植新风正气,焕发了乡村文明新气象。“春节礼仪”经验做法获中宣部《宣传工作》推广,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婚俗改革试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做法全省发文推广。

三、完善政策、强化保障,下好合力共促“制胜棋”。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引进的高端人才等优先向示范片区倾斜,集聚资源要素促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开辟多元化投资新渠道。为解决乡村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我们积极向社会资本找资金,向国企平台找资金,向金融主体找资金,向各级政策找资金,用足用好鲁担惠农贷、信用贷、按揭农业、国企结对共建等政策措施,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二是筑牢基层党建新堡垒。坚持党建引领固根基,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中“政者,正也”的积极因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为政爱民、为政以德,培训村“两委”成员1700余人。围绕推进组织振兴和村集体增收,在全省率先成立共富公司,培育共富车间、共富农场等37个,带动106个村庄增收770万元,争取“万村共富”扶持名额13个,全市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71%。三是打造多元主体参与新格局。党组织带农,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盟,160余个合作社吸收2000余名村民务工。新型主体联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在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企业、链接市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社会主体助农,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等模式,全托管面积达到10万亩,服务小农户7.6万户。四是培育人才引育留用新平台。坚持“选贤任能”的儒家人才观,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以创办企业、集体组团、知识技术入股等方式合伙,引导各方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招募合伙人8人,带动就业733人。深化与4所驻曲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创客基地,与山东省农科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科技成果示范基地8个。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1、刚才介绍中提到曲阜在示范片区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防山镇通过党建引领“一块田”,实现集体增收方面取得较好成效,请介绍一下防山镇有哪些经验做法?


丁龙 曲阜市防山镇党委书记


近年来,为疏通“粮食效益不高、不愿种地,农村劳动力缺乏、种不了地”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堵点难点,解决村集体收入不可持续、增收缺乏动力等问题,防山镇从开展“集体耕种一块田”改革试点入手,积极推动“小田变大田”,最大化激发“金边银角”土地效能,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一块田”、联农富农做示范的强村富民之路。


一是“巴掌地”整合为“大块田”。针对土地零散细碎和集体增收路径窄等问题,创新实行党建引领“一块田”模式,即在村支部领导下,以集体经营为主体,大户或散户种植等并存的土地经营模式。在齐李村试点,通过田埂截弯取直、田水路林渠综合整治,溢出土地300亩,承包权不变、经营权连片1600亩,“一块田”集体收入200万,农户获得租金、二次分红和务工收入达200万元。目前,全镇33个自然村已全部开展“一块田”模式,面积超6000亩。

二是“低效田”升级为“特色田”。坚持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发挥高标准农田项目优势,因村制宜,培育“一田一业”,推进齐李村小西瓜、纪庄黄金梨、宋家村樱桃、土门花生油、钱家村草莓、程庄玫瑰、刘家庄紫薯、胡二北蜂蜜、尚家庄大枣、石汪面粉等十大小微产业齐头并进,在全镇叫响“村村一块田、增收十万元”,实现富集体富农户。同时,因地制宜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目前全镇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涵盖连翘、金银花、玫瑰花、青梨等。

三是“一块田”裂变为“大产业”。坚持用工业思维抓农业,推进“一块田”现代种植标准化、社会服务专业化、联农带农高效化,正开工建设防山镇乡村振兴共富产业园,分为烘干、电商、梨行、果蔬四大基地,高标准建设20个日光温暖大棚,主打小西瓜和西红柿种植。同时,健全镇强村共富公司运营机制,建成片区共富联合党委,推进产业园运营规范高效。

2、示范片区的打造离不开三产融合发展,尤其是需要全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请问曲阜在推动产业发展上有哪些成效?


张桂森 曲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


近年来,曲阜市坚持把大力推进产业振兴作为重要支撑,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先后争取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全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先进县等国家级、省级荣誉10余项。

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全市形成“优质粮油、高品质果蔬、现代生态养殖、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120个,其中石门山镇(草莓)、吴村镇(葡萄)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有35个村被认定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02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6.35万亩,单产468.4公斤/亩,全年粮食产量45.13万吨。其中,纯作大豆实打单产369.7公斤,创全省历史最高水平,在2023全国大豆高产竞赛中获得“清种夏播”第一名。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约16万亩,规模种植基地达30余处。其中,设施蔬菜3.4万亩,设施栽培的主导品种有黄瓜、西葫芦、西红柿、西兰花等,露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大宗蔬菜品种主要有马铃薯、大蒜、山药、旱藕等,蔬菜总量达40万吨以上。食用菌主要为平菇和银耳两个品种,平菇为散户棚架式栽培,银耳为工厂化生产,年产量达500吨以上。全市经济林果面积约3.5万亩,产量约5.8万吨。全市生猪存栏19.9万头、出栏25.3万头;家禽存栏626.8万只、出栏1560万只;肉、蛋、奶类总产分别达4.8万吨、3.6万吨和0.95万吨,荣获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二、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持续推进。立足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粮油玉米、蔬菜食用菌、林果花卉、中药材、预制菜、畜牧水产、冷链物流、文化旅游”八大产业链。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7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济宁市级56家;注册农民合作社973家、家庭农场547家、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653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8家,实现营业收入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4.4%。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曲阜良友工贸年玉米胚芽加工量达42万吨,位居全国前三,日加工玉米胚芽1000吨,位居全国单产第一,辐射带动周边32个村庄、1.2万农户受益,户均增收3000多元。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发力。结合曲阜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探索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曲阜模式,构建起了“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民俗”“农业+体验”等多类型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休闲农业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更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休闲需求。全市建成全国知名度较高的休闲农业示范点74个。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处(周庄村、郑庄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山东省景区化村庄6个、多个休闲农业园区、星级农家乐15个、省级精品采摘园17个。依托九仙山农业观光示范园、石门山绿色草莓和大樱桃精品采摘园、息陬儒源耕读文化园等资源,发展了一大批“农业园区游”,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振兴按下“升级键”。


3、今年,曲阜市提出了聚焦粮油玉米、蔬菜食用菌、林果花卉、中药材、冷链物流、预制菜、畜牧水产、乡村旅游八大主导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完善利益链的《八大产业链工作方案》。请问围绕畜牧水产产业链,特别是在肉牛全产业链打造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侯晨硕 曲阜市政府副市长、市乡村振兴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近年来,我们按照“肉牛养殖—屠宰分割—食品加工—科技研发—连锁餐饮”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积极招引了标准化肉牛养殖项目、牛羊屠宰及精深加工项目、高端餐饮服务体验项目,并落地防山镇。该项目一期已完工,二期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份投产运营。

一是在提质上,招大引强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壮大肉牛产业。2021年,我市招引了山东鑫军牧业有限公司投资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该公司与曲阜市人民政府、省农科院三方合作成立省农科院(曲阜)肉牛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南京丰顿科技合作建立肉牛养殖数字化平台。作为济宁市首个按揭畜牧业试点,与100余户村民达成按揭经营协议。项目占地约460亩,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达产后,年存栏肉牛可达1.5万头,带动就业300余人。目前,公司存栏西门塔尔育肥牛、安格斯黑牛和鲁西黄牛三大品种的肉牛2600头,周转总出栏量达5万头;目前正与省农科院合作培育自主“禾牛”品牌,规划建设1.5万平米集养、育、繁一体化的鲁西黄牛育种基地。

二是在增效上,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肉牛产业附加值。山东宗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占地120亩的一体化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及牛肉加工厂,从事肉牛屠宰、分割、冷藏、品牌展示、高端肉牛预制菜等。该项目是2023年济宁市级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项目、2024年省重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储备项目。与省农科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计划引进屠宰、分割、深加工等先进设备600台(套),建设国际领先达到欧盟标准的机械化牛羊屠宰生产线和肉制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各1条。预计今年10月投产运营。

三是在延链上,发展高端餐饮服务,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德优多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牛肉餐饮项目。主要从事高端餐饮、肉牛产业地标店、网红打卡地、主题文创产业等下游产业链,发展自营连锁餐厅,采用4小时新鲜牛肉,打通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让顾客享受高端、营养、安全、放心的餐饮服务,全面打响“府牛”品牌。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产运营。

下一步,我市将对标现代肉牛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肉牛产业科技化、现代化、品牌化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4、做好乡村治理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防山镇正在推行信用+乡村治理模式,请问采取了哪些措施助力乡村治理,使信用与乡村治理有效结合呢?


丁龙 曲阜市方山镇党委书记

防山镇打造了“信用+诚信讲堂”“信用+志愿服务”“信用+儒乡幸福超市”“信用+幸福食堂”等多个“信用+”应用场景,每村都成立村社会信用建设领导小组,实现信息采集、认定、公示、上报,环环相扣、迅速高效。制定《村居民信用信息评价细则》,设置“积善、积德、积美、积和、积义、积礼”六个一级指标,涵盖志愿服务、居民公德、村庄管理、社会公益、人居环境等农村基层治理的重点方面,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激励、引导农村居民诚实守信、向上向善,推进基层“微治理”建设。

同时,我们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农村居民信用信息进行线上采集和查询,实现居民信用记录的电子化储存及动态管理。依据居民日常行为所获取的“幸福币”数值,将居民信用设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零星六个等次,多角度、多层次为居民精准“画像”,并形成了每户的家庭信用名片,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每一户每个家庭成员的星级。对于星级高的诚信个人,可享受在“儒乡幸福超市”免费兑换物品、幸福食堂免费用餐、充值水电费等一系列便民优惠政策福利,还能获评“诚信之星”,上榜村“四德榜”,不仅提升了守信村民的荣誉感,还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来源:济宁发布 曲阜头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