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81004339597L/2024-01110 组配分类: 市级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机构: 曲阜市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24-06-11 废止日期: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2024年曲阜市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曲阜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 发布日期:2024-06-11 16:26

为推进我市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发挥政务公开对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省、市有关政务公开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政务公开,以高质量政务公开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制度、优化公开平台、增强公开实效,不断提升全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让公开成为常态、透明成为自觉,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加快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全力推进政务工作

1、推进决策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必经程序,推进各环节公开。探索建立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各部门积极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前应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征求公众意见,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涉及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注重运用民意调查等方式,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政策制定。

2、推进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公开。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民生举措,细化公开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等,实事求是公布进展和完成情况。加大对督查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奖惩情况的公开力度,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见效。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深化审计结果公告及整改情况的公开,以公开推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

(二)强化重点领域政务公开

1、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加大稳定经济增长、加强结构性改革、推进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政策公开力度,及时公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扩大传播范围,提高知晓度。对公开的重大政策,要分专题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在政府网站开设专栏等方式进行集中发布,增强政策公开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2、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做好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公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涉农补贴等民生支出等内容。

(三)增强解读回应

1、加强信息发布。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结合各部门职能职责,认真梳理重大项目争取和建设情况主动挂网公开,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强化政策解读。做好重大政策解读,按照“谁负责、谁解读”的原则,重大政策出台后及时进行宣传解读,通过图片、解读文章、影像等各种方式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上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

(四)优化平台建设

1、加强网站管理和建设。强化政府网站建设,各镇街、部门要确保各信息公开栏目公开到位,防止“僵尸”栏目产生。将具体工作与政务公开密切结合,工作要宣传到位、公开到位。

2、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统筹做政务新媒体建设,切实解决在实际运行中,政务新媒体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提升政务公开质量

1、加强组织保障与人员培训。明确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提高我市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针对公开文件类别、格式、后台系统操作等内容进行培训指导,确保信息上传及时、分类准确,公文属性位置及格式标注正确。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努力培养一支政务公开专业团队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2、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保证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畅通,做好受理登记和系统录入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申请制度,及时梳理信息公开申请工作,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加强分析研究,增强答复内容针对性,促进依申请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充分认识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作用。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细化责任、强化举措,将信息公开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整体工作。

(二)明确责任,提高质量。要严格按照本方案制定的工作职责,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多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图片、视频等解读材料,筑牢工作基础、拓展公开范围、创新公开方式、提高公开质量,按时按质完成政务公开工作任务。

(三)加强监督,确保成效。要坚决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严守党和国家秘密,把推行政务公开同其它监督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分享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