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千年荟萃的礼乐圣地、儒家文化的摇篮——孔子故里曲阜,诚信文化厚韵绵长,以“万世师表”孔子为榜样的教育行业,将儒家“信”文化与立德育人相融合,贯穿于课堂教学、校园管理、社会氛围等环节中,不断发扬传统诚信文化,创新滋养出新时代诚信故事,用这片沉淀着儒家智慧的古城土地,孕育着一代代忠信仁义、崇德守礼的华夏儿女。
传承:做诚信从教的“大国良师”
做一位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的老师,是每一位曲阜教师的追求和职业向往,人们对教师的信任和敬意之情,也让老师们始终用言行诠释着诚信的重要性,教育每一个学生做守信之人。
“亲其师,信其道”,在曲阜市王庄镇中学卢言杰老师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当班级里的一位同学忽然出现厌学心理,卢老师并没有刨根问底似的讯问和指责,而是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坦诚相待、互诉烦恼,渐渐地,这位同学把卢老师当做一位值得信任的好朋友,也愿意接受他的建议和帮助,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勇敢的战胜了学习中的困难。将“诚心”作为与学生交往的先决条件,卢老师收获了学生们满满的信任与爱,以躬耕之态浇灌学生们心中诚信的种子,滋润它们生根发芽。
在儒韵厚重的尼山中学,一本《信德》教材深受学生们喜爱,信德承载仁义礼智,这本包含了孔子教诲、诚信典故、“信”文化解读等内容的书籍,是曲阜市传统文化办公室高春华老师带领尼山中学的数位语文老师,用时三年精心编撰出版的“十德树人”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几位老师反复修订、精益求精,经过三年的打磨和校准,以深入浅出的故事和解读,向孩子们传递诚信理念、传承诚信文化。在曲阜市实验小学校本教材《杏坛魂》中,同样也可以看到学校老师们伏案编辑的身影,教材中的诚信篇,将儒家思想中的诚信文化融入育人环节,字里行间凝结了老师对学生们的期许与教诲,化身儒韵书香陪伴在他们身边,引领他们在诚实守信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耕耘:在校园孕育“信”的种子
以“诚信修身、教学相长”为校风的尼山中学,自2015年建立了三守精神实践基地,学校更加注重以德育人、以诚化人的教育方法,将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守时、守约、守信”三守精神作为养成教育总抓手,着力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经过近10年的践行和完善,三守精神给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情感等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学生诚信素养明显提高。
尼山中学以诚信文化润泽学生心灵,以三守精神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其实,曲阜的每一所校园都在用自己的诚信教育方式,在立德育人的原野中不断耕耘。曲阜市田家炳中学,将诚信文化的内涵浓缩于一方小小的印信中,通过印信篆刻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感受齐鲁印风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体现,领悟信义之邦在诚信坚守中的厚重情怀。曲阜市实验小学,每月一次的“和乐之星”评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逐级推荐选树校园“诚信之星”“感恩之星”“礼仪之星”等榜样,充分挖掘校园内的“真、善、美”,用身边的真实故事打动学生。春秋中学,始终注重以五育融合、感恩励志为主题的各项活动,每年的研学游、校园文化节、演讲比赛、经典诵读等活动,将传统文化和诚信育人理念贯穿其中,既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也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