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变“药财”,小安村提前“链入”医药大产业

日期:2024-04-26 15:43 浏览: 来源:曲阜市时庄街道

“前些天刚种下的100亩丹参,后期管理要跟上。”4月17日,曲阜市时庄街道小安村党支部书记尹洪元召集工人,在地头讲解种植技术要领。这两年,村民因种植中草药尝到了甜头,大家都很有干劲。

工人在种植丹参。

尹洪元在城里自营了家诊所,他观察到,近几年,中成药尤其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和认可,白芷、丹参、牛蒡等中药材,市场价格在持续走高。

“拿白芷来说,过去,干货的市场价大约在每公斤15元,去年却达到了每公斤38元,鲜货价也能卖到8元1公斤。”尹洪元细细算起账,白芷每年每亩地产4000斤,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刨去成本,每亩地有1.2万元的效益。

2021年,尹洪元带领村民开始尝试种植白芷。2023年小安村成立曲阜市聚合源农民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发展以丹参、防风、牛蒡、白芷、金银花为主的中草药种植。

“种草药,真能行吗?”起初,听到村里要发展新项目,村民们将信将疑,不敢迈步。在尹洪元的发动和宣传下,50亩土地率先种上白芷,经过悉心管理,当年的产值就达到了20多万元。

见效益可观,不少村民陆续加入了中草药种植项目。合作社采用“保底+分红”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地除了能拿到1400元保底收益外,项目剩余利润的5%,会按照入股比例再次分红。

去年,小安村中草药种植项目纯利润达到20万元,入股的村民每亩地又额外拿到了100元分红。今年,合作社新入股了10户村民,现已有社员30多户,种植面积近300亩。

小安村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近300亩。

同期,村里一处占地1000平方米的废弃冷库也被利用起来,建成一栋蝎房。“蝎子是药食同源,市场价每公斤约1300元。”尹洪元介绍,蝎房采用封闭式管理,只要控制好厂房的温湿度,每年约产12万只,产值能达到20万元。

“如果同时在种植基地干活,还能拿第三份‘工资’。”村民尹洪双将自家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则在种植基地打工。他表示,在种植、除草、收获等忙碌时节,一天能挣至少70元钱,一年算下来,也能有个1万元的收入。

一栋蝎房年产值能达到20万元。

“岁数大了,去外面打工没人要,不如在家门口找点事干。”尹洪双说,目前跟他一样在合作社打工的还有30多人,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

尹洪元粗略算过,每增加一道加工工序,中药材的利润约增加15%。因此,今年,他准备新上2台10吨级烘干炉及切片设备,做中药材的粗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种植效益。

小安村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乘势开启,实际上也在为融入当地医药大产业提前布局。

时庄街道位于曲阜市西部,交通便利,紧邻经济开发区。近年来,街道借助地缘优势,对标经济开发区企业需求,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实施涉农涉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一批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经济开发区有孔府制药、药用辅料、晟康生物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企业生产需要大量中草药作为原料。”时庄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琦介绍,发展中草药种植,恰好能补齐一产短板,同时解决了销售的问题;另外,利用区位优势,企业从邻近各村回收原料,也能节省物流运输等各方面的成本。

“从源头种植,到生产加工,再到品牌打造,全产业链谋篇布局,将药材变成药‘财’,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王琦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