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食疗-药食同源:(2)食疗在应用时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日期:2024-04-24 16:51 浏览: 来源:曲阜市卫生健康局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但大部分中药汤剂味道都比较苦涩,而加入食材而成的药膳,多以养生防病为目的,见效虽慢,但胜在其整体的味道上。药膳重在“养”与“防”,因此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病。虽然药膳有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多方面作用,应用也很广泛,但不能乱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辩证用膳: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辨证用膳“对症治疗”,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辨证治疗”,而是以“证”为基础的普遍应用的一种诊治方法。药膳在治疗、补益方面,以中医理论作为依据,根据人的体质、症状、健康等情况的不同,在药膳的施法应用上也有所区别,这就叫“因证施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辨证选用药膳是人们合理使用药膳的基本原则,就药膳与病证性质而言,则当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总原则,结合脏腑辨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和食物配制药膳。虚证即正气不足,可分为气、血、阴、阳虚弱四大类型。气虚的人宜多选用补脾益气的食材和药材,如母鸡、莲子、大枣、西洋参等。血虚的人宜多选用补养心血的食材和药材,如乌骨鸡、猪肝、当归、阿胶、夜交藤、合欢花、柏子仁、酸枣仁等。阴虚的人宜多选用滋养肺阴、心阴的沙参、玉竹等。阳虚的人宜多选用温振心阳、温食材和药材,如梨子、冰糖、枸杞子、麦门冬、桂枝、炙甘草、干姜、白术、附片、肉桂等。常补脾阳、温肾壮阳的食材和药材,如桑葚、葡萄、常见的慢性病不仅是正气不足,还挟有实邪,常见有气滞、血瘀、痰湿、虚火等。配制药膳时在一定阶段也必须选用行气、化瘀、消痰降火诸品、不可一味用补。如气滞证兼见脘腹胀满疼痛、呕吐、嗳气、矢气(放屁)、为脾胃气滞,可选用佛手柑、陈皮等制作药膳理气健脾止痛。如血淤兼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刺痛,或牵引肩痛,舌尖有瘀斑,脉结代,为心脉瘀阻,可选用桃仁、生地、葛根等制作药膳通脉活血。

注:文稿经山东省名中医朱传伟主任医师审校。

                                            (曲阜市老科协 孔繁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