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早啊!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烦心事?”近日,防山镇钱家村党员胡同长邱国友像往常一样来到包保的群众史保银家中。
“我好着哩,不用挂心。你们好几个人照顾我这一个老头子,真是太暖心了。”史保银亲切地拉着邱国友的手笑着说。
在钱家村,每个村民都有党员胡同长、巾帼胡同长、法治胡同长“三长”服务。他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始终在一线做好日常走访工作,及时摸排家庭、邻里等各类矛盾纠纷,成为乡村基层治理最微小却又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钱家村在持续优化网格治理的基础上,创新推行“胡同长+网格化”管理机制,将乡村治理半径缩短到村民熟悉的“胡同”中来,借助“胡同口拉呱村民说事平台”,实现村务民主共管。
这是防山镇结合乡土民情,探索出的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将儒家文化中的“和为贵”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利用网格化治理拦住矛盾纠纷,有效增强基层“善治”能力。
“这瓶洗衣液在超市里要卖几十块钱,我平常可舍不得买这么贵的,现在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积攒‘幸福币’就能在信用超市得到它啦。防山镇齐李村的王大娘高兴地说道。
“信用超市”是曲阜将信用体系建设融入基层网格治理的成果运用,让“网格+”赋能乡村治理,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自推行“信用超市”以来,群众自治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