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曲阜市民政局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将法治建设与民政工作相结合,有序推动法治工作健康发展。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调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班子成员年度述法制度,带头做到知法懂法、遵法守法,截至目前,未发现班子成员有违法违规和投诉举报事件;做好教育培训。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会前学法、中心组学法、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将法律知识列为党组成员的重点学习内容,通过会前学法、法律知识讲座、观看教育警示片等形式进行法治教育;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结合法律进村(社区)、慈善月活动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志愿服务、社会救助、养老反诈、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1000余人次。
(二)做到依法决策,健全体制机制。严格执行行政决策程序。凡是涉及民政业务的重要决策、重大项目,特别是作出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决策时,必定通过班子集体研究、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程序,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方才执行;加强合法性审查。做好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我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均严格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制度、决策的合法性;行政执法要素保障更加完善。今年以来,我局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行政执法证件清理规范工作,对18名行政人员到期的执法证件及时申领补办进行换发,进一步夯实行政执法工作基础。召开行政执法专题教育培训会4次,加强了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
(三)强化行政监督,依法推进工作。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更加严格。严格按照曲阜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与曲阜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清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要求,依法制定、清理了规范性文件。并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信息化管理,及时通过政务公开平台向社会公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更加凸显。严格执行了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不断完善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的工作机制。增强公众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参与度,事关民政发展大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大决策事项,决策前通过门户网站、座谈、专家论证等形式征求意见;行政应诉、行政复议工作水平更加提升。不断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提升行政机关应诉能力,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问题,降低行政复议比例,主动处理解决问题,今年未出现行政应诉、行政复议案件。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依法行政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市民政局不断探索法治政府建设,逐步完善关于“三项制度”、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及清理、领导干部学法等相关制度,但与上级要求相比,制度不够细致全面,还存在着一些覆盖不到的工作。法治建设政治站位还需提升,工作标准仍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普法宣传教育和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民政业务与群众息息相关,民政领域的普法宣传教育更应常态化开展,市民政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次数还不够多,普法宣传范围还不够全面。随着新民法典的出台,部分民政领域上位法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更应及时宣传普法,解答群众疑虑。对于普法工作缺乏更为细致的规划和计划,宣传活动的设计性和创新性有待提升。普法宣传稿件发布数量有待提高。
(三)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民政业务广,涉及法规政策多,对民政系统干部要求也高,所以仍需要加大宣传学习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人员数量有待提升,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有待加强。行政执法相关设备需要更加完备,执法档案整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更加规范。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民政发展趋势,能够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规章制度。细化行政执法规范,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行政执法机构分工明确、执法人员责任清晰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
(二)全面推动,不断加强普法宣传。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孔子故里网”曲阜民政子网站的宣传作用,定期开展民政领域专题普法宣传。创新普法形式,积极参加实地庭审观摩,提高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扩展宣传渠道,积极利用督导检查、集体宣讲、进村入户等机会开展普法活动,让法治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浸润群众心田。
(三)充实力量,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做好人员调配,将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法治队伍中去,切实配齐配强人员队伍。加大教育培训,积极邀请上级部门、专业人士进行专题授课,组织法治知识考试,夯实培训效果。做好行政执法装备更新维护,规范行政执法案卷,提升法治工作水平。
特此报告。
曲阜市民政局
2023年12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