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镇人民政府
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报告
2023年,尼山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党建引领法治政府建设,推动传统文化浸润法治政府土壤,推动数字元素支撑法治政府发展。德治与法治在尼山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人人守法、人人讲法的法治尼山景象已然呈现。现将尼山镇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成效
立足实际强化制度建设。尼山镇加强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工作职能,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领导班子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加强对行政复议的宣传力度,建立司法所长列席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保障备案审查工作有序开展。优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进一步推进村级法治阵地建设,用好“一村一法律顾问”,常态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普法学习活动,定期对党员开展法治教育,将法律法规学习作为村级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一环,不断提高党员群众法治素养和乡村善治水平。
立足本地融入文化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整理本地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事明理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开展普法活动,紧紧抓牢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这两个重点普法人群,打造完成“法治小院”“法治夏令营”“法治研学游”等文化体验活动。坚持柔性执法,文明执法,践行法治为民、执法为民理念,强化镇级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效能,提升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能力,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做到“执法有力,监督有效”,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立足民生优化服务供给。加快推进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微信小程序、镇村和为贵调解室等形成线上线下的法治宣传矩阵,通过新媒体抖音、快手等开展“普法夜市”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制作群众愿意看、能看懂的普法短视频、微剧本。坚持系统思维、多网融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合信访、司法、综治等部门,用好智慧治理平台,针对矛盾纠纷形成快速反应、快接快调的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实施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工程,重点向人民群众民生领域延伸和倾斜。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建设,支持镇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继续完善基层法律援助衔接制度,织密法律援助工作站网络。加强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援助覆盖面。
二、存在问题
“微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来看尼山镇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度不高,村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需要进一步做实做细,因循守旧现象突出,对“枫桥经验”学习不深入,落实不到位。
普法责任制需要进一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任务没有细分到各镇直部门,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未能完全细化到各镇直部门。执法人员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对法治政府建设以及日常行政执法工作中要依法办事、严格履行程序认识不够。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不高。
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不强。调解员绝大多数由村干部或者村民担任,他们身兼多职,工作繁忙,众多调解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法律政策知识欠缺,对法律、政策的理解运用不到位,调解方法手段单一,较难胜任和应对重大疑难纠纷及新时期出现的新纠纷的调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2024年工作计划
继续加强党委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定期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专题会议,听取镇政法委员、各执法部门负责人汇报上一年度本地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并对汇报进行审议研究,及时调整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点方向。设立尼山镇“八五”普法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在其分管工作范围内履行相关职责。
明确普法及法治政府建设的镇直部门任务。继续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的学法用法工作;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景区、进企业等活动。继续认真做好“12•4”宪法宣传日活动,并充分利用法治宣传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各镇直部门认真学习实施《尼山镇“八五”普法活动规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尼山镇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
加强培训,提高调解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镇“和为贵”调解室为依托,争取调解经费保障,逐步建立覆盖各村的专职调解员队伍,走调解专业化路子,使一批热爱调解工作、熟悉调解技能,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形成以专为主,专兼互补的调解队伍阵容,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
尼山镇人民政府
2024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