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孔子博物馆过大年·黄河文化大集”年味十足,人群熙攘,浓重深刻的文化印记引人共鸣,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令人印象深刻,人头攒动的黄河大集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中国文化中国年”的无限魅力。
(楷木雕刻)
楷木雕是“曲阜三宝”之一,被视为尊贵、高雅、吉祥、和谐的象征,楷木如意是楷木雕刻的代表作品,正所谓“楷如意,事事‘楷’如意”。
(尼山砚)
尼山砚因取材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以圣境之名而“自带圣气”,承载着儒家风韵与气度,“不方不圆,因其自然,固差胜于雕镌”。
(大庄琉璃瓦)
传承于明代的大庄琉璃瓦烧制技艺见证了曲阜孔庙的增制扩建,手下乾坤,瓦上春秋,诉说着儒家文化的生生不息,叙写着中华历史的绵延不绝。
(大庄绢花)
大庄绢花源于明代孔府花户,色彩鲜艳,千姿百态。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做一枝绢花,或簪于发上,或插入瓶中,又为新年增添了一丝春意。
(扶兴和毛笔)
“曲阜生花笔,良工百炼锋。丹青与纪事,舍此复何从?”传承百年的扶兴和毛笔延续古法技艺,用料上乘,做工精到,受到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翻花)
古老的玩具翻花是很多70、80后的回忆,一翻一转,一抖即变,五颜六色,造型多样,传承人演示的“十八翻”引人驻足,你是否也好奇它的原理。
(剪纸)
剪刀翻飞,纸屑纷纷,一张张红纸瞬间变化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红彤彤的剪纸,红彤彤的生活,这正是传统的年节味道。
(葫芦雕刻)
葫芦,因其谐音“福禄”,寓意吉祥,备受国人喜爱,用雕刻的形式将葫芦进行艺术加工,加入彩绘、灯饰,光影斑斓,别具趣味。
(糖画)
最受小朋友欢迎的莫过于好吃又好看的糖画,以勺为笔,融糖为墨,金亮的糖浆迅速勾勒出你想要的图案,吃到嘴里嘎嘣脆儿。
(箫韶乐团演出)
春节假期期间,黄河文化大集专场演出精彩不断,民乐曲艺竞相登台。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带来民乐表演,让观众感受琴瑟之美、管弦之律。
(相声专场)
2月16日至17日,上海市著名相声快板书演员赵松涛先生及其团队到黄河文化大集进行相声专场演出,说学逗唱拜大年,以曲艺形式为观众送去新年祝福。
“孔子博物馆过大年·黄河文化大集”将持续到2月24日(元宵节),欢迎观众朋友到孔子博物馆看展览、赶大集、尝美食、听曲艺,享文化盛宴,庆六合同春。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