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现我市乡村治理中的先进经验、做法和成效,曲阜市“解锁乡村善治‘新密码’”系列报道,今天一起看看齐李村如何实现五年华丽蝶变,书写共富答卷的吧!
漫步在齐李村社区干净平整的道路上,随着悠扬的乐曲声,齐李村太极剑的队员们正在认真演练,他们或“白鹤展翅”,或“金鸡独立”,一招一式舒缓自然、虚实分明;不远处,老人们陆续走进整洁明亮的幸福食堂,四人一桌有序落座,聊着家长里短,等待着开餐……悠然自得,老有所养,这是山东省曲阜市防山镇齐李村的日常景象。
从2019年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资质平凡、条件落后的普通村,到2024年村集体收入超500万元,这个村庄如何实现华丽蝶变?
走进齐李村“一块田”千亩种植基地,冬小麦陆续出苗,嫩绿色的麦苗将大地装扮得生机盎然。而在几年前,这片1000多亩的大块高产田还分散在370余户村民手里,最小的地块还不足一亩。
2020年,齐李村党支部开始琢磨在释放土地潜力上做文章,依托300余亩村庄搬迁复垦土地,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并保证村民土地收益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统一将细碎化的农田连成一片,实现“耕、种、管、收”一体化,前期的有益尝试为齐李村赚到了“第一桶金”。
按照这一思路,齐李村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先后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700亩,复垦土地300余亩。
小田变大田,千亩“一麦一棒”形成规模,齐李村开始探索“一块田”特色种植的新路径。
2021年,齐李村党支部多次去山东农业大学和设施农业基地学习调研,最终确定建设4个农业大棚种植精品小西瓜。经过悉心照顾、用心管理,终于探索出属于齐李村的种植模式:村集体出资建设大棚,免费培训村民种植技术、提供优质瓜苗和农资供给,西瓜种植、生产中的劳务由雇佣村民承担,采取收益固定比例分配的形式,销售额的25%作为村民工资,每年可为集体增收7.68万元。
“流转到村里三亩多地,一年租金3000多,我也在村里帮忙,每月2000块钱的工资,再加上村里分红,一年能有3万多。”齐李村村民孔令德心满意足地说。
2023年,齐李村围绕“一块田”做土地“文章”,集体经营性纯收入达到173万元。
11月10日,走进防山镇日光温室大棚建设基地施工现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钢筋骨架撑起设施农业致富增收的坚实“脊梁”,工人师傅们紧张忙碌着钻孔搭线,安装调试大棚骨架,一派蓬勃盎然的繁忙景象。
靠“单打独斗”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实现集体增收致富,“抱团发展”是关键。为此,在齐李村的辐射带动下,防山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共富产业园建设。
得益于齐李村精品西瓜种植经验积累,防山镇整合15个村第一书记项目,扶持资金500万元,齐李村村集体投入100万元,建成20座新型保暖智慧温室大棚,总占地面积100亩,种植精品小西瓜、减脂黄瓜,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50万元,可成为集生产种植、研学采摘、育苗科普于一体的新质农业产业示范园。齐李村村集体作为项目运营方,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入股的15个村也将获得分红。
不远处,10月底投入使用的齐李村粮食仓储烘干中心正在加足马力工作。烘干中心由曲阜市委组织部“万村共富”衔接资金和齐李村共同投资,服务范围覆盖全镇并辐射至临近乡镇。
对于齐李村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收益、更低的时间成本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往年一到收粮时节遇到连续降雨天气,粮食收储压力非常大,现在有了粮食烘干基地,心里一点都不慌了,光人工晾晒费用就节省了五万元。”齐李村党支部书记牛中兴高兴地说。
如今的齐李村,设施农业、农村电商、粮食加工三大特色产业蓄势待发,实现一产种植、二产烘干仓储、三产研学采摘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通过打出村企抱团、村村抱团、村民抱团“组合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这里的饭菜真好吃,也不咸,正对俺的劲。俺血压高,不能吃咸,人家这里做的菜不咸,馒头也是刚蒸好的。”在齐李村的幸福食堂,89岁的伊志兰在吃完午饭后,笑呵呵地感叹道。
让大爷大妈们赞不绝口的饭菜和面食,正是齐李村自家出品的“一块田”产品。齐李村每年拿出20万元运营幸福食堂,将近50名80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两菜一汤的荤素搭配,着实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暖心”的味道。
村子富了,齐李村“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幸福。
“家里老人辅导作业有难度,原来俺都是下了班回家给孩子辅导作业,每天忙到十点多,村里有了雏鹰课堂后,俺就不用担心孩子的作业问题了。”令齐李村村民孔祥涛拍手称赞的是村里针对“家长白天要打工,孩子在家没人管”的难题开设的“雏鹰课堂”。“今年暑假,我们还邀请了山东大学支教团到我们村来支教授课,老师带着孩子们绘画、阅读、看红色电影,既丰富了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保障孩子的安全。”齐李村妇联主任孔新芳说。
此外,齐李村还成立了助学基金。村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年发放一定的学费补贴,考入大学的学子每人奖励1000元,考上“双一流”的学生奖励1万元。说起村里的大学生,牛中兴如数家珍:“我们村2022年考上9个大学生,2023年15个,2024年17个。一到寒暑假,学生们就回村里的雏鹰课堂当志愿者,回馈家乡,我很骄傲。”
如今的齐李村,产业强了、农民富了、农村美了,在党建引领下,一幅“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幸福画卷正徐徐铺开。这些实实在在的幸福,写在了农民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上。而齐李村五年蝶变强村富农的生动实践,正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源源动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再添榜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