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科普2024-10]成人和儿童气道梗阻急救

日期:2024-10-15 09:46 浏览: 来源:曲阜市红十字会

以下内容来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系列教材(救护师资教程二《心肺复苏与创伤救护》、《救护员》及授课课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微信公众号

 

气道异物梗阻一般指某些外入性异物或分泌物堵塞在气道内,导致空气无法顺畅进入肺部进行换气通气,因而影响到正常呼吸,严重者数分钟内即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一、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分类

 

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V”形手势

 

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患者通常不由自主地以一只手或双手紧贴颈前喉部,形成“V”型手势。

 

 

1)不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气道被部分堵塞时,患者可以说话或者发出声音,咳嗽,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发出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面色、皮肤、甲床和口唇青紫。

 

2)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有较大的异物完全堵塞了气道,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和呼吸,面色青紫,很快发生意识丧失,昏迷倒地。如果不能及时解除梗阻,患者很快发生死亡。

 

二、气道异物梗阻的易发人群

 

1)婴幼儿:婴幼儿喉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嬉笑、啼哭、玩耍,容易将食物、小玩具等异物吸入气管内造成气道梗阻。

2)青壮年:成人多因在进食时谈话大笑,抛高接食花生米等食物,或进食过快,吞咽过猛,将食物碎块吸入,造成气道梗阻。

3)老年人: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因吞咽机能减退,更容易将口中食物等吸入气道造成气道梗阻

4)某些病理性因素导致的高危人群:意识障碍者、药物中毒和(或)酒精中毒者、患影响吞咽和咳嗽反射的神经功能缺损者(如中风、帕金森症、脑瘫、痴呆等疾病患者)、患呼吸道疾病者、牙齿不好者以及老年人。

 

三、成人和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救护

 

当怀疑意识清楚的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要询问:“你被卡住了吗?”清醒的患者会表示认同,此时立即施救。

 

 

(一)轻度气道梗阻急救:如果患者表现出轻度的气道梗阻症状,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争取排出异物。不要立即进行叩击背部、冲击腹部和胸部等现场处理,避免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加重气道梗阻。

 

(二)严重的气道梗阻急救:如果患者表现为严重的气道梗阻症状,但意识清醒,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情况采取背部叩击、腹部冲击或胸部冲击等方法进行施救。

 

 

1、背部叩击法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用一只手支撑患者胸部,让患者身体前倾。施救者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患者两肩胛骨之间用力叩击5次,每次叩击后注意观察异物是否被排出。

 

如果异物排出,立即停止叩击;如果没有排出,立刻进行腹部冲击。

 

 

 

2、腹部冲击法

 

当背部叩击不能解除患者气道梗阻时,立即实施腹部冲击。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或单膝跪在患儿身后,用双臂环绕患者腰部,让患者弯腰前倾。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患者剑突和肚脐之间(脐上两横指),另一只手握紧此拳,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重复5次。

 

每次腹部冲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

 

3、胸部冲击法

 

对于肥胖和怀孕的气道异物梗阻患者,施救者无法环抱患者的腹部,应采用胸部冲击法代替腹部冲击法。

 

施救者用双臂从患者腋下自后向前环绕其胸部。一只手握拳,拇指侧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和剑突。另一只手紧握此拳,用力收紧手臂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

 

 

★气道梗阻者自救

 

当无他人在现场相助,打电话又困难,不能说话报告情况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用力咳嗽,尝试将异物咳出。如不能咳出,可以采取自救腹部冲击法

 

患者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拇指侧紧抵剑突和肚脐之间(脐上两横指处),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头,用力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还可选择将上腹部抵压在一块坚硬的平面上,如椅背、桌缘、走廊栏杆等处,弯腰并连续向内、向上冲击,直至排出异物。

 

 

▲ 注意事项

 

1、气道内异物被清除后,即使看起来状态良好的患者,也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损伤气道或其他内脏器官。

 

    2、如果一直没有排出异物,患者无法呼吸、意识丧失,出现心搏骤停,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如果此时还没有打急救电话,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寻救医疗急救。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成人气道梗阻现场处理宣传海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