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海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强化“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对我市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全面部署。《实施意见》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共15条措施:
▶加大保护力度,形成严保护态势
《实施意见》要求严格执行证据标准,推进落实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形成统一审判标准。
推进重大案件公开审理,优化升级网络庭审设施,开设庭审网络直播,严格执行裁判文书结案30日内100%网上公开制度。
推行调解优先推荐机制,推动跨部门重大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
严厉打击假冒专利、侵犯商业秘密等危害科技创新的犯罪行为,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全面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线上侵权假冒行为治理,通过网络监测收集线上专利、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线索。定期公布威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推进社会共治,形成大保护格局
采取诉调对接、诉裁对接、行政执法与调解对接等多种方式,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发挥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扩大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非诉覆盖面。
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侵权判定专家作用,为知识产权公益维权援助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面向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企业和高校等社会力量招募知识产权志愿者,组建知识产权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志愿者制度。
建立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利数据检索、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咨询、远程教育和质押融资等服务。
▶强化链条保护,突破快保护环节
推动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缩短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期限和维权周期。针对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构建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快速处理渠道。
筛选50家以上企业建立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单位库,同时建立重点单位联络组和知识产权侵权判定专家库,快速处理重点企业投诉举报的知识产权案件。
▶深化合作交流,创建同保护环境
在知识产权咨询、培训和互通法律等方面加强交流沟通,开展中韩合作联合助企活动,促进两地企业知识产权交流合作。
及时通报知识产权案件信息,指导企业做好应对措施,提供涉外法律服务。支持企业申请国际资质认证、境外商标及境外专利等,为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渔具博览会及境外参展活动提供维权服务。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保障支撑
在威海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威海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专项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加大知识产权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畅通“智汇威海”海外引才渠道。鼓励区市、开发区和部门及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培训工作。
在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知识产权保护经费,保障知识产权工作推进落实。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进单位、进网络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