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推进儒学研究传播、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曲阜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东方圣城·幸福曲阜,必然成为‘两创先行示范区’”“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当好‘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我校作为培训干部的主渠道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积极响应号召,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研究,用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特开设【“两创”之声】专栏,推出系列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蕴
从2015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自我革命”,到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继“窖洞对”毛泽东提出的“民主监督”之后,经过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党的自我革命”已经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标志着党对自我革命的理论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其所彰显出的价值内涵和独特的精神力量。
自我革命传承了守正求变、推陈出新的革新意识。中华民族史是一部从未间断、接续发展的文明创造史,它作为世界上各种古老文明形态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延绵数千年至今仍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华文化基因里蕴含的“革新”意识。“革故鼎新”就是革除旧事物,迎取新事物,这符合事物发展“新陈代谢”的规律和要求。《礼记·大学》中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系辞下》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中国智慧。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提出“温故而知新”,通过温习旧知而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论证了新旧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求新求变的精神追求,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内在规定性相契合,是党自我革命精神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源泉。
自我革命蕴含了自警自省、迁善改过的反省精神。中华文化精神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由内而外的自我审视。从《周易》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到孔孟儒家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再到《资治通鉴》的“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这些历代先贤修身治国的重要思想,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保持清醒头脑的高度政治自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原理和中国文化的“正反合”哲学有机统一起来,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形成了“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把党变成一个统一整体。
自我革命弘扬了以民为本、清正廉洁的民本思想。党的自我革命从中华优秀廉洁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资源。从《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再到《荀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强调了百姓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宣扬敬天畏命、善恶有报,对官员贪污腐败行为进行震慑;另一方面宣扬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对官员权力行使进行价值引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观,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治国理政实践,继而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传统智慧,寻找文化共鸣,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自我革命精神的深度融合。
来源:《济宁日报》
作者:孔扬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