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食补又称食养,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者增进健康的活动。
民间谚语素有“冬至进补,来年打虎”一说,但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食物的应用中也有宜与忌,食补不应以珍、奇、名、贵出发,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中药和食物也都属于天然产品,那么食补药膳也如同用药,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做到“审因用膳”、“辨证用膳”,而应着眼于其使用是否得当。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说,“食能驱邪而安五脏,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在这寒冬季节,是不是都想起了当归生姜羊肉汤,那么与冬季相配的只有它吗?在这举两例适合冬季进补的其他菜肴:
1.韭菜炒胡桃仁(《方脉正宗》)
配方:韭菜200克,胡桃仁50克,麻油、食盐各适量。
制法:胡桃仁开水浸泡去皮,沥干备用,韭菜摘洗干净,切成寸段备用。麻油倒入沙锅,烧至七成热时,加入胡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
效用:本品有补肾助阳、温暖腰膝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痛。
方中韭菜、胡桃仁为主,韭菜暖腰膝、除冷痛,核桃仁补肾阳、固肾精,两者合用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以麻油为辅,滋补以防韭菜辛燥,兼以调味。
本品重在温补,故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2.豆蔻草果炖乌鸡(《本草纲目》)
配方:乌骨母鸡1只,草豆蔻20g,草果2枚,黄酒、葱白、生姜、食盐各适量。
制法:乌骨鸡去毛及内脏,冲洗干净备用。豆蔻、草果装入鸡腹中,用棉线扎紧,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黄酒、葱白、生姜,旺火烧沸,撇去污沫,小火炖至熟烂,再加食盐,略炖即成。
效用:本品有补脾止泻功效。适用于脾虚久泻、虚寒久痢。
方中以乌骨鸡为主,补脾胃,止泄泻,而无鸡肉之腻,豆蔻、草果为辅,温燥止泻,建议增香调味。韭菜暖腰膝、除冷痛,核桃仁补肾阳、固肾精,两者合用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以麻油为辅,滋补以防韭菜辛燥,兼以调味。
本品偏于温燥,故湿热泄泻者不宜食用。
(供稿:曲阜市中医院治未病科 裴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