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王庄镇教育工作着力在党建引领、布局调整、质量提升、课程创建、环境优化上下真功夫、下深功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塑造王庄教育新形象。
一、抓党建引领,增添教育发展新动力
坚持抓党建促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校长队伍的交流任职,调整充实两名年轻有为校长,校长队伍平均年龄42岁,每年做好“双培养”工作,持续增添教育发展新动力,有效引领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镇中学、辛庄小学、岳村小学荣获济宁市党建示范校;纸坊小学荣获曲阜市第四批党建示范校;辛庄小学荣获曲阜市“杏坛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康桥小学、辛庄小学将“一校一品”活动与加强党建引领相结合,积极推动党建品牌创建与教师成长、服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深度融合,分别荣获济宁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
二、抓布局调整,谋划教育发展新格局
投入近80万元为镇中学和冯村校区更换铝合金门窗,改造冯村校区食堂和学生宿舍、教学楼防水、新建小学部厕所等;投入近34万余元为岳村小学改建学校钢构房1200多平方、维修供电线路;投入13万元将朱村园搬迁到康桥小学校园内。投资50余万元为镇中学3至5年级更换鸿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新建200多平方米浴室。加大对人防、技防等的资金投入,配备专业保安10名,更新校园安全防护八大件,维修升级监控设备,有效提升校园安防水平。王庄镇中学和冯村中学合并,开启了中学“一校两区”的办学体制,实现本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充分发挥王庄镇中心幼儿园龙头带动作用,将前孟幼儿园并入康桥小学附属幼儿园,为探索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夯实了基础。
三、抓内涵提升,促进教学再上新台阶
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中考成绩稳步提升,中考500分以上人数三年翻了三倍,实现历史新突破,并荣获我市初中教学“进步学校”荣誉。借力名校资源,镇中学与市实验学校携手成立发展共同体,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纵深发展。在教师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一年来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主题培训达上百人次,积极承办市级教研活动。建立小学语文、小学音乐和初中政史地三个“名师孵化工作室”。建立教师学习研讨机制,扎实开展教育“大学习、大研讨”活动,设立20个学习小组,认真学习“双减”政策文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双减”政策。孔德帅、张倩倩分别被评为曲阜市杏坛名师、曲阜市骨干教师,孔德帅入选教育部2019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四、抓校本资源,打造教育工作新亮点
各校因地制宜,推动学校特色创建向个性化、系统化、品牌化方向迈进。镇中学的“复兴少年宫”、岳村小学的“非遗面塑文化”传承、纸坊小学的“非遗桑皮纸文化”传承、康桥小学的“小麦课程”、辛庄小学的“乡土课程”、蔡庄小学的“悦读”、中心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等学校特色建设进一步深化。纸坊小学“再生纸、草花纸”“桑皮纸劳动课程的实施”入选济宁市劳动教育成果展;创编的情景剧《蔡伦的穿越》获曲阜市第七届学校艺术节戏剧专场展演农村学校第1名;学校被评为济宁市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示范校。康桥小学被评为济宁市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生命教育项目纳入济宁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小麦课程”做法先后在《山东教育报》、央广网、《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五、抓环境优化,展现王庄教育新面貌
深化家校共育,建立健全校级、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持续开展“校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等活动,每学期组织教师全员大家访,走村入户,真情交流,组织亲子运动会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特色教育活动,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优化服务环境,统筹抓好“三长一岗”工作,确保常态化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效果良好;深化开展课后服务,“自主学习”和“社团活动”两大板块,协调推进,有声有色,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增强校园魅力。全面提高王庄镇中学、王庄中心园食堂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强营养配餐服务,每周公示食谱,落实家长陪餐制,保障就餐学生的午休条件,全方位提供优良环境。
新学年,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下一步,王庄教育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志向抱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促进王庄教育再上新台阶。
供稿:王庄镇中心中学 张大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