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虫发生防治预报
玉米穗虫是为害玉米雌穗的多种害虫的总称,主要包括玉米螟、棉铃虫、高粱条螟、桃蛀螟等。根据诱蛾量,结合田间调查情况、历年资料、气候条件、作物布局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今年我市玉米穗虫中发生,部分地块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
1、田间基数 8月10日,系统调查剥查蒜套玉米雌穗平均百穗虫量26头,其中百穗有1~3龄玉米螟幼虫6头,百穗有1~3龄棉铃虫幼虫20头。8月10~11日,在鲁城、书院、姚村、时庄、陵城、小雪、息陬、尼山等镇街蒜套玉米、夏玉米田普查,未查到玉米螟、桃蛀螟、条螟卵,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为害株率8.2%,最高45%,剥查蒜套玉米雌穗平均百穗虫量8头,最高25头,其中百穗有1~3龄玉米螟幼虫5头,最高10头,百穗有1~3龄棉铃虫幼虫3头,最高15头。
2、测报灯诱蛾量 二代玉米螟成虫8月2日始见蛾,截止8月10日,一台虫情测报灯共诱成虫388头,其中雌蛾118头,占30.41%;三代棉铃虫成虫8月8日始见蛾,截止8月10日,一台虫情测报灯共诱成虫25头,其中雌蛾18头,占72%。
3、气候条件 气象预报8月中、下旬气候条件利于玉米穗虫的发生为害。
防治适期:8月21~23日
防治指标:百穗虫量40头
防治方法:大力推广实施玉米“一防双减”技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雌穗萎焉期,通过一次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减少玉米中后期穗虫发生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可亩选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40毫升,或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 50~60 毫升,或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 50~60 毫升,或250 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 40 毫升,或43%戊唑醇悬浮剂40毫升,或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0毫升,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40毫升等杀菌剂;5%氯虫苯甲酰胺超低容量液剂20 毫升,或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 10~15 毫升,或50 克/升虱螨脲乳油 50~60 毫升,或200 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毫升,或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25 毫升,或5.7%甲维盐微乳剂30毫升,或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25毫升,或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毫升等杀虫剂,在上述杀菌剂、杀虫剂中分别任选一种,两者混合兑水均匀全田喷雾,防治玉米后期叶部病害和玉米穗虫。同时也可加入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0毫升/亩,达到防病治虫防止叶片早衰的目的。
同时,要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飞防作业,切实解决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高大、人工不易喷药、农户基本放弃防治等病虫害防治难题,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确保玉米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