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快讯--柳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日期:2023-07-06 10:23 浏览: 来源:曲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林保快讯

第二十四期

曲阜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2023年7月6日    

柳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一、形态特征

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又名杨雪毒蛾。主要危害杨、柳、板栗、桃等。成虫翅展34~50mm,全体白色。雌蛾触角双栉状,雄蛾羽毛状;触角干黑、白相间。足黑色,胫节、跗节具白环。老熟幼虫体长42~48mm,头部浅棕色,冠缝两侧各有黑色纵纹1条,单眼区黑色。胴部黑褐色;背中浅黑色,两侧黄褐色;亚背线处有黑斑;每节有1横列黑色毛瘤,共8个,毛瘤上密生黄褐色长毛和少数黑色短毛。

二、发生危害特点

该虫一年2代,以小幼虫在树皮裂缝及枯枝落叶内越冬。翌年4月份开始活动,低龄幼虫只啃食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幼虫白天下树潜伏,夜间上树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缀附在树洞、石块下等隐蔽处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成虫趋光性强。卵排列成块,产于枝干或叶片上。8月上、中旬第1代幼虫老熟化蛹,9月初第2代幼虫孵化,稍大后即寻找是适宜场所越冬。

近期监测人员在试验区树干诱集化蛹的报纸内发现3头柳毒蛾幼虫,群集于树干上,虫龄不整齐,该虫近几年在个别区域有发生加重的趋势。

柳毒蛾幼虫

三、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在树干上喷涂30厘米宽的20倍的80%敌敌畏药环,或在树干基部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药环,毒杀上、下树的幼虫。2.人工防治。利用幼虫夜间上树危害,白天下树潜伏的特性。于幼虫下树隐藏时进行潜所诱杀。可在树干上松松地围捆报纸,或紧贴基部放些物体,引诱下地害虫钻入,白天清理杀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