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快讯--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日期:2023-07-10 11:30 浏览: 来源:曲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林保快讯

第二十五期

曲阜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2023年7月10日  

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黄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又名刺毛虫、黄刺毛、八角虫,俗称“洋剌子”。寄主有杨、柳、榆、桑、枫、樱桃、槭、法桐、海棠、红叶李、悬铃木等。初孵幼虫取食叶肉,叶片成网状;老龄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仅留叶脉。

一、形态特征:成虫翅展29~39毫米,体背黄色,腹部末端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黄褐色,翅面有两条暗褐色斜线在翅尖前汇合呈“V”字型,内侧一条为翅黄色与褐色区分界线。幼虫身体黄绿色,身体自第2腹节起各节背面两侧各有一对枝刺,以第2、4、10腹节上的较大,枝刺上有黑色刺毛;体背有头尾紫褐色、中间蓝色的“哑铃”形斑纹;茧椭圆形,质地坚硬,有灰褐色、白色相间条纹,形似麻雀蛋,贴附树干或树枝。

二、生物学特性: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翌年5月至8月成虫陆续羽化,其中以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高峰。卵期6天左右。幼虫期30天左右。

黄刺蛾幼虫              黄刺蛾茧

三、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6上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期使用诱虫灯诱杀成虫。2.化学防治。7~9月幼虫发生期可选择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2000~4000倍液、3%甲维盐微乳剂4000~6000倍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