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小麦成熟期考察报告

日期:2023-06-05 09:32 浏览: 来源:曲阜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全市小麦成熟期考察报告

为全面摸清今年全市小麦产量情况,科学分析评估小麦生产形势,5月25日—6月1日,市农技站组织市、镇(街道办事处)两级农业技术人员,采用现场考察、典型调查等形式,对全市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6月2日对考察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本次考察结果汇总分析报告如下:

一、今年小麦生产形势

去年秋种,我市推广应用了深耕、宽幅适期精播、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一播全苗,冬前苗情好于往年。针对初冬冻害较重、全市小麦早春总体苗情偏差的实际状况,春节过后, 重点推广落实了以镇压、划锄、因地因苗科学追肥浇水为主的早春管理措施,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较快,总体上小麦长势较好。据考后期察统计,全市小麦种植面积46.88万亩,比上年统计面积增加1.48万亩;平均亩穗数38.5万,比去年同期考察增加3.81万/亩;平均穗粒数34.1粒,比去年同期考察减少2.88粒,预计千粒重41.3克,比去年同期实测减少3.56克,全市平均理论单产(85折)460.9公斤/亩,与去年统计实产(法定数据产量)相比增加20.94公斤,增产4.76%;总产21.6万吨,与去年统计总产(法定数据产量)相比增加1.93万吨,增加9.81%。在初冬冻害较重的情况下全市小麦生产获得丰产丰收。

二、今年小麦生产特点

1、播种面积增加,主推品种突出。全市小麦播种面积达到46.88万亩,比上年度增加1.48万亩。鲁原502、泰农18、济麦22、太麦198、岱麦366等主推品种播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占总播种面积的86.39%。

2、全市小麦长势均衡,高产稳产地块居多。据考察统计,全市有21.48万亩小麦产量在401-500公斤/亩;有14.3万亩小麦产量在501-600公斤/亩;有7.5万亩小麦产量在600公斤以上。这些高产地块占全市小麦总种植面积的92.3%。

3、从产量结构三因素看,亩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预计千粒重减少。据考察统计,全市平均亩穗数为38.5万,比去年同期考察增加3.81万/亩,是近五年来亩穗数最多的一年。分析亩穗数增加的原因:一是小麦播种时间适宜、播种量偏大;二是去冬温度骤降,小麦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早春苗情偏差,早春肥水措施应用较早,小麦转化升级快。全市平均穗粒数34.1粒,,比去年同期考察减少2.88粒,原因:一是大穗型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减少;二是3月份以来气温偏高,小麦生育进程较快,穗发育时间缩短、提前进入拔节期。因5月以来阴天较多,尤其是5月下旬以来持续阴雨天气,小麦灌浆速度变慢,预计千粒重低于去年和常年。

4、春节后麦田管理积极主动,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明显。针对初冬期冻害较重、早春苗情普遍偏差的实际情况,春节过后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农技人员深入镇、村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户提前管理,科学施肥浇水、镇压、划锄和病虫害防治,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较快。据考察统计,累计镇压5万亩,划锄9万亩,浇水面积42.6万亩,施肥面积40.8万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面积112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73.09万亩次。4月下旬份抓好以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为主的中后期管理,做好小麦“一喷三防”措施落实,据后期考察统计,累计浇水41.8万亩,开展“一喷三防”面积52.09万亩次,从考察情况看,今年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基本没有造成危害。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地块水肥管理不当,早春温度低、苗子偏弱不该浇水却过早浇水,导致根系发育差、苗情差、产量低。

二是部分地块田间管理不当,后期病害发生较为严重。部分地块小麦因肥水措施应用不当,病虫害防控不力,茎基腐病、根腐病发生较为严重,出现白穗现象。

三是部分地块在小麦中后期没有浇水,导致后期土壤墒情较差,小麦提前成熟,产量较低。

四、认真做好收麦前的几项工作

1、及时去杂去劣。小麦成熟前要认真做好去杂去劣,及时严格地人工拔除杂草、杂株,以提高小麦整齐度、纯度和商品质量。

    2、适时收获。适时收获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环节,小麦的适宜收割期为腊熟末期(麦穗和穗下节间黄熟,籽粒形状、颜色都与原品种的特征相同,用手指甲掐籽粒已不易掐出痕迹),此时小麦干重已达最大值。目前已有旱地麦田开始收获,要做到适时收获,遇雨及时抢收,确保丰产丰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