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寨村村民,现在孙女的病情已经好转,家庭经济状况也好转了,现申请上级民政部门撤销低保待遇,把机会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特此申请。”前不久,曲阜市姚村镇民政办主任张学民收到一封主动退出低保的申请书。
这位71岁的申请人家中有六口人,2008年他的孙女因患上白血病让本就拮据的家庭几乎陷入绝境。彼时他的妻子肢体残疾,女儿仍在校读书,儿媳需要照顾家里的病人,儿子又因腰椎疾病无法干重活养家糊口。因生活窘迫,不得已向镇民政办申请低保。
受益于低保救助,今年吴明一家渐渐渡过了难关,于是他便提交了退保申请,镇民政办立刻上门进行了综合评估,为其家庭成员办理了六个月渐退的手续。在陈寨村的评先树优大会上,还对其家庭进行了表彰,成了村里家喻户晓的“诚信之家”。在姚村镇,低保对象现有412户、704人,其中有17户、23人在生活条件好转后,主动提出退保。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的通知》,公布了“2023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名单”,曲阜市“诚信救助”品牌入选。
曲阜,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诚信文化一直是城市发展的亮丽底色。2020年,曲阜尝试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将诚信文化融入社会救助工作中,将“信”文化与“信”救助结合,打造“儒乡曲阜·诚信救助”品牌。低保人群在生活条件好转后,主动申请退出。
为了让诚信救助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市设计了统一的“信·救助”标识,每个村都开设了“诚信讲堂”,不少村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在入户走访中宣传救助政策、弘扬诚信文化,各镇(街)不定期对主动申请退出低保、如实告知家庭情况的救助对象进行表彰。
“在我们的社会救助工作中,应保尽保、动态管理、渐退机制、一户一策,这些充分体现‘仁’的思想,诚信讲堂、评先树优、诚信积分等则在潜移默化中倡导着‘信’的理念。”曲阜市民政局局长许鹏介绍。
然而,形成规范有序的诚信救助机制,依靠营造“以信为荣”的氛围远远不够。为此,曲阜将申办流程、跟踪随访、惩戒机制等环节,均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以曲阜市社会救助中心、曲阜市诚信体系建设办公室、济宁和曲阜两级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为管理中枢,把救助对象纳入征信管理,出台《曲阜市社会救助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试行)》等文件。
同时,在社会救助申办流程中引入了诚信机制,建立新申请对象核对、在保对象复核、自动比对预警反馈处理等“三闭环”核对工作机制,强化诚信救助核对保障机制。精准实现数据共享,民政、乡村振兴、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和单位相关信息数据实现共享,还探索“诚信积分+超市兑换”管理模式,以积分量化评价结果,计入村民道德诚信管理。
目前,曲阜共保障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2.6万多人。推行诚信救助制度以来,全市已有259户486人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救助,应保尽保、进退有序的社会救助工作局面进一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