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阶段水资源高效管理与利用
奋力谱写曲阜水务事业发展新篇章
——写在202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曲阜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立文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市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AcceleratingChange”(加速变革),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关乎人民群众福祉,关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书写了中华民族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近年来,我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严守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涵养水生态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全面提升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过去一年,我市水务系统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补短板,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发扬新时期水利行业精神,真抓实干、克难奋进。2022年累计争取项目到位资金3.37亿元,实施完成了桃花峪等3座水库、7座塘坝除险加固工程以及19座小型水库安全提升工程;完成城区老旧小区1439户自来水改造、50个村的农村村内自来水管网改造;实施了16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6处;实施了丁庄清洁生态小流域治理10平方公里,实施了23个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成功应对了6轮次强降雨袭击,水旱灾害防御取得了圆满胜利,有力的保障了全市度汛安全。开展了河库“清四乱”专项行动,各级河长巡河累计发现河湖“四乱”问题671项,全部完成整改;通过签订河道保洁协议,7条市级河道已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封停自备井45眼,下达用水计划1.1亿m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计划0.7亿m³,非农业取水户80家单位、下达用水计划0.4亿m³,依法争收水资源税1300万元。
今年是实施党“二十大”精神、贯彻“十四五”的关键之年,水利系统肩负光荣使命、担当重大责任。我们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积极开展水生态治理修复,加快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动治水兴水管水迈入新阶段。
一是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补好灾害预警监测短板,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抓紧开展汛前各项准备,一手抓防汛保安全、一手抓抗旱保丰收,认真履行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水工程调度等职能职责,扎实做好责任体系完善、方案预案修订、物资队伍准备、汛前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整治、水毁工程修复等备汛工作。强化水库、河流、水电站、山洪灾害防御和在建涉水工程等重点部位安全度汛。开展超标洪水防御预案修订,完善现状防御体系下的水旱灾害应对措施。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兴利减灾效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坚决打赢水旱灾害防御攻坚战。
二是完善曲阜水网建设。坚持全市一盘棋,深化国家水网、“十四五”水利规划、水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要以自然河湖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水库塘坝除险加固和水毁工程修复等工程为着力点,加快构建安全可靠、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水网环境,全面增强我市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网络,实施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和农村自来水提升工程;谋划实施现代化灌区建设工程,打通水系农田水网“最后一公里”。积极谋划争取包括尼山水生态修复、山洪沟综合治理、现代水网建设、小型水库参数复核、水务智能化系统建设等项目,以良好的项目建设推动全市水网总体规划的实施。
三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河湖生态治理修复,实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用好河湖长制,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持续清理整治河湖突出问题,保障河道行洪通畅,维护河湖生态空间完整。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推进 “四乱”清理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库监管联合执法行动。组织相关部门就河道清理整治、水污染防治、河道垃圾等问题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凝聚合力,提升河湖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打造清洁、通畅、安全的河湖空间。
四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全面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水四定”原则,推进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全面落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强化用水指标刚性约束,严格用水全过程和全领域管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实施水效领跑和节水认证,把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节水监督考核,真正让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起来。大力开展自备井关停行动,针对鲁南高铁指挥部、济宁市下达的自备井关停任务,依法有序实施关停,实现应关尽关。强力开展地下水位控制行动,做好地下水位监测站点管理和保护,严格取水执法检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取水时间,定期通报地下水位变化,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地下水位回升。
五是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按照“全面覆盖、上下贯通、保障到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不断拓展监管方式方法。一要强化重点监督。按照年度监管重点重点对水旱灾害防御、供水安全、取用水、人为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建工程实施等开展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二要强化水政执法。充分利用法治手段,坚决避免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加强水务执法,强化水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与公安联合执法机制,推进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开展重点领域水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年度水事违法案件查处率保持100%。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我们全市水务系统党员干部将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工作激情,发扬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敢于担当的魄力,不辱使命的决心,在全市水务事业的发展中建功立业,为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