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快讯
第八期
曲阜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2023年3月15日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杨树溃疡病,别名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危害杨树主干和枝梢,发病初期在干部、大枝上出现褐色,树皮上出现近圆形水渍状和水泡状病斑,病斑直径约1cm,严重时流出褐水,以后病斑下陷。病斑内部坏死范围扩大,当病斑在皮下连接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枯死,严重影响受害杨树的生长。在我市生长衰弱、新栽后未恢复生机或遭受虫害的杨树上经常发生。
杨树溃疡病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5月中旬后病害逐渐缓慢,至6月初基本停止,10月份病害又有发展。潜伏侵染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点,病菌在12月上旬侵入寄主,潜伏于寄主体内,当树势衰弱时表现出症状。起苗、运输、栽植等生产过程中,创伤苗木有利于病害发生。当年在健壮的树上发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同一株病树,阳面病斑多于阴面。
防控建议
1.加强苗木栽培管理。早春树发芽前,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药液喷树体,杀灭树体上的越冬病菌;秋季(9月初)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1次,以减少苗木带菌量。
2.造林前,尽量避免苗木水分流失。适地适树,选用抗性树种,营造混交林。
3.新栽植幼树要浇足底水,减少缓苗期,及时涂白(石灰水+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起到防病作用。栽植后加强幼树缓苗期管理,及时剪除病株、病枝,减少侵染来源。同时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4.发病后及时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波尔多液、50%多菌灵1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等药液涂刷枝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