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意见:产业结构调整缺少统筹谋划与推进措施(序号12),曲阜市相关内容已整改完成。现将有关整改落实情况公示如下:
一、整改任务内容
产业结构调整缺少统筹谋划与推进措施。目前,济宁市电力、供热、焦化、造纸、建材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占比达77%。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工业涂装行业共2071家,石化化工行业372家,包装印刷行业295家,三行业VOCs排放总量达到1.07亿吨,占全市涉VOCs企业排放总量的63.41%。
二、整改目标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取得成效。
三、整改任务完成情况
1、(1)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及《关于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的通知》(济审服【2021】12号文)等规定,严把项目准入,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依法合规办理各项审批手续。1-10月份,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三大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9.5%。(2)制定了水泥、石灰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曲阜市圣地碳酸钙有限公司已经关停退出并通过验收。曲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2#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6月30日已经拆除完毕,并通过省工信厅督导组验收,4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手续办理完成。(3)统筹谋划新产业重点项目。2023年共纳入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10个,总投资122.19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34.66亿元,1—10月份完成投资34.9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100.69%。济宁市级重点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197.32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27亿元,1—10月份完成投资25.2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93.52%。
2、(1)全力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企业攀登培育、产业链升级、创新链增强、数字化赋能、产业项目建设“六大攻坚行动”。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市级领导包保百项重点项目,并印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积极协助新产业企业申报省级、市级技术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信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圣仁制药、康姆微电子、裕隆金和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23年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正在进行,推荐华亿重工进行申报,目前材料已报济宁市发改委进行评审。
3、曲阜市坚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积极开展VOCs治理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2023年1-11月,曲阜市臭氧平均浓度176微克/立方米,位列济宁市各县市区第6名。(1)深入实施臭氧污染攻坚。印发了《曲阜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以5-9月为重点时段,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全面实施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高标准实施臭氧污染攻坚。(2)开展全市重点企业监督帮扶活动。印发了《企业帮扶执法检查方案》,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曲阜市分局成立由局党组成员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执法帮扶行动。按照服务、指导、帮助、整改多策并用的原则,强化执法帮扶,指导企业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了解企业环保诉求,帮助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3)开展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工作。对39个重点行业涉气企业实行A\B\C\D或引领性分级管理,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将工艺水平领先、治理措施高效、排污依法守规、环保管理水平先进的企业评为行业标杆,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享受减少或免除应急减排措施的政策红利。通过培训会、行业专家现场调查会诊,从政策解读和技术支持方面为企业提供指导,让企业在提标治理、技术改进等方面少走弯路。(4)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利用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例会机制,定期调度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压实各单位VOCs治理责任,强化生活源和面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持续推动绿色装修、绿色市政工程、汽修行业企业污染管控、油品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管控、餐饮油烟污染管控。4月13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部门职责,向住建、交运、市场监管等8部门分别下发了臭氧管控建议,指导有关责任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协同控制和削减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两大臭氧前体污染物。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曲阜市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反映。
联系电话:4498238
公示时间:2023年12月27日-2024年1月2日,共6日。
曲阜市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
整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