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开展“印信展进田家炳中学”信文化主题宣传活动

日期:2023-12-25 09:37 浏览: 来源:曲阜市社会信用中心

印,“信也”。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从玉石印信可以看到君子之品行,看到仁义礼智信,看到修齐治平的精神寄托,而“印章”,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仪式化凭信,凝聚着中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诚实守信的优秀美德。

儒家提倡做人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而在曲阜市田家炳中学,这“五常”被图文并茂的展现于校园楼宇的走廊中,12月15日,市社会信用中心携“信”而来,在这座充满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里,开展“流淌的信文化”篆刻体验主题活动,与曲阜市田家炳中学的同学们一起,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篆刻体验之旅。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孟祥娟,市文联副主席、曲阜印社副社长张国旗,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曾晖参加活动,曲阜市田家炳中学校长邱树成主持活动。

/初识印信  /

活动伊始,张国旗主席拿出携带的成品印章向大家展示,开始讲授“印”与“信”的关系,印自古就用以表“信”,是一种凭证和信物,表示真实可靠、信用、诚信,所以也叫“印信”,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卓越匠心浓缩于印的细刻雕琢间,将本属于精神范畴的“诚实守信”,汇聚于一块极为有限的小小天地中。张主席娓娓道来,讲述着印信篆刻中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赏心悦目的绘画厚土,更得道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谓“方寸之间,变化万千”……在座师生认真聆听,感受齐鲁印风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体现,领悟信义之邦在诚信坚守中的厚重情怀。

/ 运刀篆刻 /

接着,张主席开始讲授印信篆刻的基本知识,从认识篆刻所需的各类工具,怎样写印文、上石,用刀时手指如何发力,笔画之间的穿插和避让,到最后的钤(qián)印,张主席在台上示范讲解,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在张主席的指导下,大家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尝试起来,一个个“篆刻家”全神贯注,手握刻刀,转动印床……出执刻刀,大家在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充分汲取印信沁润出的诚信力量,在潜移默化中锻造自身文化气质、涵养诚信自觉。在篆刻的过程中,张主席及时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修正印章,忙碌地穿梭在学生之间,经过近四十分钟的努力,大家终于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印信。

夏同学:“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最渴望的就是印章自由,通过今天的学习体验,我意识到,印信篆刻不仅仅是笔意刀法,更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它是信用的保障,是一种代表承诺的艺术语言,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会坚守自己的诺言,对得起这一方印信中的情结和寄托。”

王同学:“这是我第一次切实地体验篆刻,以前只知道篆刻跟中国画和书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想到它竟然有这么多讲究与学问,更让我认识到了信用的重要性,这真的是一个很棒的体验,不仅学习到了传统知识,还收获了一枚属于自己的印章。”

孔老师:”这次篆刻体验活动让同学们收获很多,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同学们领悟到了篆刻所蕴含的诚信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努力将传统文化与课堂结合,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诚信价值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得以传承与创新。”篆刻虽小,方寸之间,彰显灵性雅韵;育人乃大,内敛苍劲,生发浩然之气。本次篆刻体验进校园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诚信意识,丰富了校园艺术生活。下一步,曲阜市社会信用中心将持续发挥印信篆刻的育德功能,用多种方式让更多群体感受篆刻艺术的文化魅力,让诚信在文化认同和审美判断中实现育人的功能,使诚信之风深耕于东方圣城的发展土壤中。

篆刻虽小,方寸之间,彰显灵性雅韵;育人乃大,内敛苍劲,生发浩然之气。本次篆刻体验进校园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诚信意识,丰富了校园艺术生活。下一步,曲阜市社会信用中心将持续发挥印信篆刻的育德功能,用多种方式让更多群体感受篆刻艺术的文化魅力,让诚信在文化认同和审美判断中实现育人的功能,使诚信之风深耕于东方圣城的发展土壤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