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一方,篆书华夏沧桑史;图章千载,铭刻神州锦绣文。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印证信,传承篆刻之美,11月23日,市社会信用中心在第十届“百姓儒学节”期间,走进市纪委监委开展“流淌的信文化”篆刻体验主题活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孟祥娟,市文联副主席、曲阜印社副社长张国旗,市纪委常委、二级主任科员吴雪,曲阜印社副秘书长张博,市纪委监委20余名同志参加活动,共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篆刻“专业课”之旅。
活动伊始,张国旗主席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印信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印信作为凭信的方式和手段,在当下新时代同样有了弘扬诚信,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作用。接着,张主席提到“印”与“信”的关系,二者互为循环、互为表里,“没有印不足以言信,无信则不足以证印”。篆刻艺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刀代笔,以石为纸,方寸之间,变化万千,结构之美与变化之趣相得益彰,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韵味。
小小一方印,浓浓中华情。最后,张主席带领大家感悟历史,了解古代印信的用途并逐一介绍起篆刻的工具:印床、刻刀、印石、印泥、毛笔、砂纸等,让大家对篆刻的认识更加丰盈。
拓墨痕以为款,撞金石以为印。接下来,由曲阜印社副秘书长张博现场示范展示手握刻刀等篆刻技艺,一并讲解了篆刻由来、基本制作方法及特点。一块印石、一把刻刀、刻刀划在印石上,听着石屑剥落的声音,方寸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篆刻过程要一丝不苟,讲求‘慢工出细活’”,张老师讲道。篆刻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之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跃跃欲试。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大家选择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由张国旗主席进行印面设计,然后手握刻刀,大家开始进入篆刻“操刀”环节,张老师也时不时进行一对一指导,让大家真正品味到篆刻的精髓。“篆刻家”们转动刀尖、小心翼翼地雕琢细节,刀与石在手中相互碰撞,在方寸间抒发感情,留白之美在方寸间尽显,安静的篆刻现场,只剩下印章和刻刀轻轻地碰撞发出的铮铮响声。经过近一个小时左右的精心创作,一个个具有特色的印章逐一完成,大家都沉浸在这专注静享美好宁静的手作时光里。
接下来,市社会信用中心将继续发挥“信”力量、发扬“信”文化,以信用宣传为着力点,探索“信用+”新模式,让更多群众体验“信用之美”、品尝“信用之味”、享受“信用之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添更多“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