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印信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曲阜市社会信用中心在第十届“百姓儒学节”期间组织开展“流淌的信文化”主题活动。10月27日,流动印信展在小雪街道武家村拉开帷幕,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孟祥娟,市文联副主席、曲阜印社副社长张国旗,市社会信用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曾晖,小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辛欣,武家村支部书记武波等参加活动,活动吸引了100多名村民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孟祥娟表示,在第十届“百姓儒学节”期间,市社会信用中心将设计开展一系列“流淌的信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印信展、讲诚信历史故事、体验传统投壶运动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大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引导村民树立了解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形成全民学传统、讲传统、用传统的生动局面。
承诺签署记心间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所有到场村民发放了《诚信承诺书》,为村民宣传诚信理念,普及诚信知识、信用政策,不断提高村民对诚实守信的认识度,号召大家共同守护诚信美德,共建和美乡村。村民们怀着满满诚意在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表示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参加志愿服务,积极配合村级工作,营造“诚信为荣,文明为美”的浓厚氛围。 印信篆刻来领略 秋风带来桂叶的芬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落在张国旗主席为“印信展”活动精心篆刻的十六枚印章上。这些印章精巧别致,每一个都别具特色。它们有的以寿山石雕刻了“守信”,象征守信之人似白玉无瑕;而有的用昆仑冻玉石刻有“一诺千金”,象征信用如雪山坚韧。张主席从篆刻的起源、发展讲起,一步步带领大家了解篆刻艺术,同时,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刻的了解,他拿出一枚刻有“和为贵”的印章,不仅亲切地为大家介绍其工艺,同时结合武家村“和为贵”调解,深入浅出地展现印信文化的内涵。 随着一张张字迹清晰、风格各异的印蜕映入眼帘,大家难抑心中的兴奋,边听边频频点头,“篆刻真是太有学问了!孩子和我都学到了不少知识!” 诚信故事美名传 “战国时,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诺: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当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时,商鞅立即赏金。这一举动树立起了威信,变法很快就在秦国推广开了…… ”伴随着娓娓动听的声音,市社会信用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向村民讲解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将现场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在武家村活动现场,摆放了如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等发人深省的诚信故事展牌,工作人员细致耐心的讲解,赢得了村民们的点头称赞,有的村民表示“要从小教孩子诚信,当父母的更要为孩子做好的榜样,言行一致。”伴随着对诚信文化的深入了解,村民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投壶运动乐开怀 投壶运动 投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古代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投壶是“射”礼的演变和延续。 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投壶规则:参与活动的村民们在一定距离外投掷箭矢,尝试将箭矢投入“仁、义、礼、智、信”五只壶中,根据命中的不同壶数,可获得相应的奖品。听完规则讲解后,村民屏气凝神,认真投出每一支箭。 “看我的,我一定投得最多”“看着容易,要想投中这么难”......有村民亲自体验过投壶后,不禁发出感慨。活动中投中的村民兴高采烈传授经验,排队的村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轮比赛结束后,村民们都在认真研究投射角度、交流如何把握投射力度,现场洋溢着紧张而又欢快的气氛。这次“投壶”活动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让村民在体验中了解传统“五常”文化,引导大家在平时生活中秉礼仪、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