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合德——孔子博物馆过大年展开展

日期:2023-01-28 11:01 浏览: 来源: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

开展时间:2023年1月17日

展览地点:孔子博物馆基座层文创体验中心

展览简介

2023年是农历癸卯兔年,“卯”的本意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卯”代表早晨,代表春意,充满无限生机。兔子则是一种具有极强繁殖力的动物,谐音“吐子”,被视为“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吉祥象征。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天地合德——孔子博物馆过大年展”。“天地合德”源自《易经·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其意为君子立德顺天应人,天人合一,世界太平。

本次展览是孔子博物馆连续第四年举办过大年展,与前三年侧重文物展示的方式有所不同,今年的展览以年俗为中心,重点展示曲阜民间过年习俗与“天下第一家”孔府的过年习俗。以时间顺序为脉络,从腊八、忙年、过年到元宵,用沉浸体验的方式,引领大众欢度新年。

展览看点

本次展览依托“孔子故里”曲阜孔府传统的年俗文化,重点讲述曲阜民间过年习俗与孔府传统过年习俗,传递曲阜从腊八节到元宵节完整复杂的特色过年礼仪,让观众能够在时光穿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清 “癸卯”木戳 孔子博物馆藏

腊八

“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进入腊月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曲阜民间有煮腊八粥,腌腊八蒜,做绢花的习俗,孔府还会挂起高高的天灯,以此表达对新年美好的祈愿。从这天开始,整个新年的筹备活动便徐徐拉开帷幕,过年的气息也一天比一天浓。

腊八粥

孔府档案之熬腊八粥所用食材清单

插花头饰

忙年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人的小年也称为“小除夕”,从这一天一直到大年三十民间俗称忙年。每年一场的忙年,一家人欢聚一堂,祭灶、贴年红、备年货等活动也已经演变成了习俗。忙年忙的是对先祖的祭拜,也是对来年岁月的祈愿。

赶年集

写春联

明 文门神年画

明 武门神年画

过年

农历岁末的最后一晚,即为除夕,曲阜老话儿称之为“年关”。至此,正式进入春节高潮。根据曲阜地方民俗,从腊月三十至正月十一,人们用各种仪式活动庆贺新禧,这些活动以祭祖先、除旧岁、迎新禧、纳吉祥、祈丰年为主要内容,蕴含着一套中华文明的礼仪系统,是中华礼乐文化的集中体现。

孔府贴春联

清 道光红绸绣三蓝牡丹蝶袄

清 錾刻麒麟送子图鎏金银项圈

清 錾刻“吉”字杂宝纹圆形鎏金银牌

清 “长命百岁”鎏金锁

压岁钱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曲阜民间俗称“灯节”,有吃元宵、点萝卜灯、龙灯会、猜灯谜等习俗。《曲阜县志》卷二记载:“正月上元,食汤圆,观龙珠戏,与他邑同。家家做园明灯,照庭院,是夕无风,俗呼‘收灯’,主一岁丰稔。”

萝卜灯

非遗传承人周传梅制作的元宵

孔府自制灯谜

“我”的年俗记忆

记忆里的年味丰富多彩,每个人可能有所不同,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他人的回忆或许可以引起你的共鸣。本部分通过向观众征集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年俗记忆,寻找时代变迁下的浓浓年味。

黄河大集

为配套此次展览,我们邀请曲阜多位非遗传承人齐聚孔子博物馆,举办“孔博黄河大集”。在黄河大集上,您可以看到面塑、剪纸、布老虎、尼山砚、楷木雕刻等曲阜传统非遗项目,在琳琅满目的集市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为了提高游客参与度,丰富观众的观展体验,孔子博物馆还推出一系列过大年体验活动,比如蒸壮、写“福”字、剪窗花、做荷包等,届时“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报名参加。

本次展览当中还有猜灯谜场景。孔府档案中有孔府灯谜,其取材多出自四书五经和《西厢记》等流行戏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此外,我们还准备了众多精彩的灯谜,猜中者也有精美小礼品相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