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推进儒学研究传播、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曲阜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东方圣城·幸福曲阜,必然成为‘两创先行示范区’”“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当好‘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我校作为培训干部的主渠道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积极响应号召,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研究,用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特开设【“两创”之声】专栏,推出系列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向孔子学领导艺术
宋赵普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是治国理政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在《论语》中多有涉及,这些领导艺术,对于今天的领导者来说,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身正为范
孔子认为,领导者首先要自己行得端坐得正,才能够让他人信服,这是其命令得到认同并实施的前提。
《论语·子路》篇载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无法正己身,就无法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定程度上,下属面貌是反映其领导者面貌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因此要把典范的、良善的、能让人信服的人提拔起来担任领导职位。正如孔子所言“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也是在讲,处于领导岗位的需是素质高的人才,德能要配位,身正为范。
二、灵活施策
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办事原则、方式、方法。原则不能违背,制度不能破坏,法律不能触碰,但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灵活施策。
《论语》里记载了“颜回输冠”的故事,颜回和买布的人争论,一尺八刀,三尺应该是二十四刀,而买布的坚持三尺是二十三刀,两人打赌,颜回说,不是二十四刀我把头上的冠给你。买布的则说,不是二十三刀我把头给你。他们找孔子评理,孔子听完来龙去脉后,说,三尺就是二十三刀。颜回只能服输,把冠给了买布者。后来孔子见颜回面色不悦,显然没有体会到自己的用心,就对他说,“如果我说二十三是对的,你只是输一冠而已;如果我说二十四是对的,买布者可是输一头啊。头与帽子哪个重要呢?”颜回恍然大悟,更加敬重夫子。
很多时候,做事情不能只是纠结于简单的对错,还要看到对错背后的代价。当然这并不是说要颠倒是非黑白,而是要让领导在道德、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权衡利弊之后,能够灵活施策,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敢于担当
孔子一出生就面临着“礼崩乐坏”的局面,作为一个没落的贵族,他十分痛心周礼的不得继承。为了恢复周礼,他潜心研究,发现恢复礼只是表面,更为内核的是要恢复礼的依据,也就是根植于人内心的仁。于是,他凭借一己之力去宣扬自己的仁道思想,周游列国,屡遭碰壁,得不到重用,还处处受排挤、受嘲讽,但是他从未气馁,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周游列国十余年之后,年老的孔子回到鲁国,这并不是他向现实低头,而是认清现实之后,转变另一种手段来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人生理想。他想通过教学,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们继续宣扬他的思想,进而实现他的理想。
孔子之所以过着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把恢复周礼、推行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当他看到社会现实不理想的时候,他主动承担起了改变社会面貌的责任。
领导者敢于担当,能够为下属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更好的发挥能动性。领导者敢于担当,对下属才能起到激励、带动作用,才能把团体打造成一个有强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体,才能更高质量的实现团体的目标和任务。
四、善于用人
善于用人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能力。
一是要做到不求全责备。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又有最拔尖的十个人,称“十哲”。在孔子看来这“十哲”,各有长短。“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十个人各有所长,领导者就是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让他们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所长;而不是对每个人都求全责备,要求每个人任何事情都做好,行行通、门门行。
二是要有容错的度量。孔子的学生子张说:“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不能求全责备,对于非专业的人做不在行的事,如果出现错误要能够原谅他;二是经验尚不足的人犯错,要能够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也是给他进一步提升能力的机会。
三是做到和而不同。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和谐、协调、融洽,“同”是完全相同、一样、一致。君子讲求的是与周围的人和事保持情感上的、内在的和谐、融洽,行为上能够协调。而小人则恰恰相反,小人追求与别人表面上相同,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其实内心里和情感上并不能和别人保持和谐融洽。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者不能只听顺耳的话,更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异样的观点。只有把各方面的不同的意见和见解都充分的表达出来,经过协商、解决,才能真正实现“和”。因此,领导不能以个人喜好取人,应该本着利于开展工作的原则,考察重用那些有自己的见解、敢于说真话、敢于提反对意见的人。
来源:《科学导报》
作者:王雪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