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编】
——推动乡村振兴,是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总要求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明确提出“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工作总要求,为我省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山东的重大考验和实践检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只争朝夕和“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担当,举全省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深入推进,确保干出成效、创出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作出山东贡献。
——推动乡村振兴,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战略选择。当前,我省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要素不平等交换仍然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重塑城乡关系,强化制度性供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推动乡村振兴,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培育农业“新六产”,有利于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增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转变。
——推动乡村振兴,是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的重要标准,必须全力以赴、精准施策,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将有效提升“三农”发展的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使全体农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文件名称: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文件解读: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着重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4月2日,中央1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1、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需要城市和农村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方面全面提升和繁荣。但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存在很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要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必然。
2、是解决“三农”发展难题的需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现阶段,我国“三农”发展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还比较突出、公共服务还不健全、社会保障还不到位、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等。
为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统筹各方力量集中解决“三农”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
3、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需要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历史与未来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都是人民创造的,也应由人民共享,因此,实现人民幸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就是要从人民的所需、所求、所盼出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真正解决好亿万农民的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不断促进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4、目标和要求
——到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20字的方针,即:
产业兴旺是重点,只有产业兴旺,增收才有保障,发展才有动力;
生态宜居是关键,只有生态好、农村居住环境好,才能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乡风文明是保障,只有树立文明新风,才能净化农村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
治理有效是基础,只有建立坚实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才能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
生活富裕是根本,只有农民经济宽裕、衣食无忧,才能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2002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充实,内涵更为丰富,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