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之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干部政德教育研究——基于文献综述视角

日期:2022-08-22 09:52 浏览: 来源:曲阜市委党校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推进儒学研究传播、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曲阜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东方圣城·幸福曲阜,必然成为‘两创先行示范区’”“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当好‘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我校作为培训干部的主渠道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积极响应号召,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研究,用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特开设【“两创”之声】专栏,推出系列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干部政德教育研究

——基于文献综述视角



政德教育是政德养成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干部政德教育的理论和文化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外,最重要的莫过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德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政德思想的吸收和传承、发展与创新。

一、关于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研究

学界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方面,就是政德建设的综合研究。习近平(2004)系统论述了政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主要途径,认为“共产党人的官德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李安增(2017)、刘峰(2013)论述了领导干部为政之德的思想来源、含义、现状、内容、途径等;马运军从历史维度来理解增强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必然性;刘荣刚(2019)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实践及其经验;其中不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立足于当代,以共产党人的现代视角,梳理新型政德的发轫与演进过程,政德教育也被系统展现出来。微观方面,单独研究政德的内涵、意义、评价、路径等某个方面。学界普遍认为,政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备不同的内涵,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的内涵,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王凤鹤(1998)提出了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标准及其依据和特点。于瑶(2018)、陆晓禾(2018)、储霞(2014)提出了一系列政德教育思路。另外,还有对优秀共产党人政德思想及论述的研究。曹洪滔(2019)、李克海(2018)、俞小和(2018)、孙庆峰(2021)论述了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内涵、特征、价值、生成逻辑等;张书林(2012)论述了江泽民干部政德建设思想。相关的研究,有秦彪生2011)、贾金易2011)对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其中内含着对政德建设的研究。


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干部政德建设的影响与意义研究

习近平(2014)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干部政德建设的意义,认为“我们党善于继承人类一切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并立足现实,着眼于古代德治思想的当代阐释”;习近平(2018)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为党员干部标出了修身立德的制高点;郦波(2018)、曹德本(2018)、李勇刚(2015)、黄延敏(2017)、史庆春(2018)、杨东奇(2016)、史常秀(2017)、宋世杰(2014)、方世南(2020)一致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思想资源,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政德;曾艳红(2017)、赵颖(2016)、鄯爱红(2018)、阮冬梅(2017)深入阐释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德治思想及其对领导干部政德的启示;刘余莉(2018)提炼了《群书治要》蕴藏的政德思想及其对领导干部政德的影响;毛笛(2018)论述了庄子物欲思想及启示。

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研究

学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理论研究方面:孔凡萍(2020)认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自觉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更好地锤炼党性、固本培元、正心明道、涵养政德”;何爱霞(2018)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价值取向;章燕(2018)认为,“深入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引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重要性,才能真正领悟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价值”;李书群(2009)指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认为“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领导干部修身立德、提升执政能力等各方面都产生积极的作用”;张广男2019)深入探讨了优秀传统政德融入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必然性、内容、原则和路径等;周海生(2018)认为,《尚书》是中国政德教育的主要源头。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展开政德教育的有益实践。何爱霞(2017)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论述了山东省济宁曲阜市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优势,探索出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政德的新模式,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课题组(2011)论述了河北省沧县政德建设的实践;马来平(2018)提出了在欧阳生故里高青县唐坊镇建设全国《尚书》政德文化教育基地的若干设想。

四、关于干部政德教育研究

孙照红(2019)提出了推动政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四条路径。其他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地方的政德教育宣传报道。相关的研究,有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的研究,如秦彪生(2011)、曾美海(2015)等,王晓红(2005)认为有效的教育方式必须以人为本、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实现生活化、充分把握教育者的角色;张润枝(2002)认为,应当将干部道德教育看作整个社会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现代德育的规律和要求,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牛月永(2015)从干部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内在架构及与制度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国外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的研究甚少。但是他们对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德治思想等比较感兴趣。


结语

可以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的可能性、可行性、内容的契合度、现代转化等,缺乏系统性分析。较少有研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内容与干部政德教育的内容无缝隙契合;很多文献集中于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路径的实践层面,缺乏系统的“路径”方法论研究。二是横向研究较多,纵向研究少。较少有对中国历代政德教育传统文化向度的研究,鲜有对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政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三是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从实践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很少,还存在极大的探索空间。四是对政德教育的实效性、政德教育的规律、干部政德养成规律等缺乏科学性地分析。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问题做进一步探讨:动态地爬梳政德教育历史,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的必要性;静态地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干部政德的会通性,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的可能性;探索研究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政德教育路径;以及对典型案例(尤其是山东省济宁市政德教育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政德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揭示我党政德教育融合与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教训及未来展望等方面。


来源:《论证与研究》

作者:胡亚军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