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曲阜市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联盟的议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曲阜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神农之墟、黄帝生地、殷商故国、周汉鲁都、孔子故里,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四个讲清楚”的重大课题,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主席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曲阜市现有中小学120处(其中小学92处、初中21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高中2处、中等职业学校4处)。在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要求各学校做到“三个一”,即一校一导师,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导师”指每个学校明确一位国学导师,负责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学校国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一校一特色”即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积淀及发展现状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校一品牌”即每一所学校都要形成自己的鲜明的品牌,如曲阜市杏坛中学提出“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儒雅学园”,并荣获“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试点学校;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提出“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办学理念等等。
学校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传统文化教育建设首先要从学校抓起。曲阜市教体局适时成立了“传统文化教育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指导培训,引导广大国学教师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学校开展经常性、多样性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及传承活动,建设好具有儒家特色校园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经典联盟校、示范校及孔子学堂的规范管理;开发传统文化地方教材,加强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他们以“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奠定文化根基,提升人格境界”为责任使命,形成了“以文为基,携新共行”的工作思路,对“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有益的探索。
在曲阜市教体局传统文化教育办公室的指导下,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了国学经典教育联盟示范校创建活动,各联盟校广泛与全国各地联盟校合作,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资源开发、课题研究、队伍建设、质量监控等工作,自觉投身到国学经典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全面启动了以“诵读先贤经典,培育当代君子”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工程。孔子、颜子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使曲阜拥有独一无二的人文资源;“三孔景区”、尼山圣境等众多文物古迹,使曲阜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曲阜师范大学、齐鲁理工大学、济宁学院、孔子研究院等大中专院校和国学教育培训机构,聚集了大批优秀研究人员和教师,这些都为曲阜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实施提供了地利人和的先天优势。特别是曲阜师范大学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落户该学校;齐鲁理工学院提出“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育人理念,成立齐鲁文化研究所,孔子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落户该学校。这些,都是我们可资借鉴利用的优秀资源。
诚然,目前曲阜市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未形成合力,有必要建立一个平台,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特色课程、各类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广大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能自觉主动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
议案中提及的由曲阜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尼山世界儒学研究中心、儒家文化景点、驻曲四所高校和相关中小学,成立曲阜市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联盟的提议,我们认为是一个很好地建议,可以在现有的传统文化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曲阜市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联盟”。实现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两创发展,以达到议案中所说的四项功能:
在科学研究方面:突出曲阜在儒家典籍、儒学发展史、儒学文化传承等学科的研究优势,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引导儒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普及研究;
在师资人才方面:推进儒学人才高地建设,充分利用当前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儒学研究名家与核心团队资源,指导曲阜大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儒学大家、尼山学者等走进学校、走近学生;
在学术交流方面: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馆,创办儒学大讲堂等校园学术交流高端平台,打造精品课程和独具特色的现场教学点,面向全市学生和中外游客公益开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文化传承方面:加强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提升学术研究的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曲阜经济社会发展。
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成立由教体局、世界儒学研究中心、儒家文化景点、驻曲四所高校等传统文化工作人员组成的“曲阜市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联盟”组织。
2.制定“曲阜市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联盟”联盟协议,明确联盟的长期和近期工作目标,合理进行工作分工,联盟协议必须由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署方可生效。
3.建立联盟有效的咨询、联谊、合作、活动决策执行机制,执行机构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有关日常事务。成立联盟资源人才库,打造联盟发展平台,比如开展传统文化课程示范课评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联盟校培育;打造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等。
4.健全联盟经费管理制度。对联盟经费要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办法,并建立经费使用的内部监督机制。联盟可委托常设机构的依托单位管理联盟经费,政府资助经费的使用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5.建立联盟开放发展机制。联盟要根据发展需要及时吸收新成员,并积极开展与外部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联盟要建立成果扩散机制,对承担政府资助项目形成的成果有向联盟外扩散的义务。
202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