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村镇峪西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村北的“曲阜市革命历史展览馆”是济宁地区重要的红色教育阵地,峪西人牢记红色基因,做好红色传承,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均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峪西村始终把党的领导、教育管理、典型引领、帮扶关爱贯穿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积极开展“讲红色革命故事”,“老兵永远跟党走”教育等活动,大力弘扬“九山阻击战”精神,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村蔚然成风,充分挖掘发挥退役军人作用,鼓励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不断宣扬军人尊崇、彰显军人担当、展示军人品格,在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阵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1.高标准建成退役军人服务站。按照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标准和“五有”要求,建成高标准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配备2名工作人员,建设有退役军人服务站办公室、退役军人之家、双拥广场、退役军人光荣墙等。
2.营造浓厚“尊崇”氛围,推进政治文化环境建设。组织村里老党员、退伍老兵等人员,创作出一批反映退役军人情怀与担当的快板、小品、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作品,积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3.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依托革命历史展览馆、“杨院惨案”遗址、“九山阻击战”遗址等红色教育资源,组织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青少年儿童等人员开展缅怀先烈、重温革命历史等活动,邀请老战士、优秀退役军人讲红色革命故事、上党课、作报告,教育引导退役军人始终保持爱军精武素质,强化“若有战、召必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现役军人家属、青少年儿童等人员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念党恩。
二、严格党员教育,提升管理效能
1.做好组织关系转接。按照上级党组织关系转接相关文件要求,规范转接手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将每名退役军人党员及时纳入党的基层组织管理。
2.严格日常教育管理。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落实好退役军人党员参加“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评议等党组织活动,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协助开展走访慰问、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员意识。
3.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与流动在外的退役军人党员保持经常联系、沟通思想,及时掌握流动退役军人党员情况。
4.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培养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党员担任村“两委”职务,引导退役军人干部在村务管理、就业创业中勇挑重担,充分发挥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先锋模范作用。
5.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红色基因在流淌。退役军人服务站充分发挥作用,退役军人敢字当头,主动站出来,争当志愿者,筑牢抗疫“第一道防线”。有的志愿者,每天不到五点就出现在村大院门口为核酸检测的百姓维持秩序、为百姓测体温;有的志愿者在镇大花桥路口值班,查看过往车辆、行人的健康码、行程码,一站就是三五个小时;有的则是在村大路口24小时值班;用行动来践行着退役军人模范带头作用。有的为村送去了防疫口罩;有的给村送去矿泉水、方便面;有的在外回不来用手机转来一百、二百、三百....传来对村和村民抗疫的支持。老百姓深受感动纷纷捐钱捐物,期待疫情早点过去,生活尽快恢复正常;主动配合镇村的安排,无论是叫凌晨四点到村委做核酸,还是深夜十一点打电话核实信息,都主动配合;青少年们在家认真上网课;老人们也不再在村里成群唠嗑、打牌,老实待家里;中青年也没出去打工迎来难得的休假.....红色基因缓慢而坚定的流淌“听党的话”。
三、强化荣誉激励,发挥示范作用
1.深入挖掘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宣扬先进事迹。积极开展“模范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推荐表彰了政治合格、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的退役军人先进典型,落实退役军人表彰奖励获得者相关待遇,持续增强退役军人荣誉意识。
2.积极引导退役军人有序参与村级管理事务。打造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宣传队、文艺演出队各一支,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村集体经济增收等项目中动员退役军人担当群众政策宣讲员、思想教育志愿者,令“人人参与教育、人人受到教育”,充分发挥退役军人自身的桥梁纽带和宣传引导作用。
四、密切联系实际,统筹解决问题
1.常态化联系走访慰问。在新兵入伍时有“四尊崇”,即欢送仪式、举行座谈、挂光荣牌、拍照表彰;在退役返乡时有“五关爱”,即迎接仪式、谈心谈话、宣讲政策、推介岗位、高效办事;在日常关怀时有“六必访”,即退役返乡必访、立功受奖必访、英模典型必访、重要节日必访、遇到困难必访、重大变故必访。通过参军“四五六”,让军人“在家安心,在部队放心”。
2.搭建关心关爱平台,坚持做退役军人“第二个家”。充分发挥村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作用,加大对退役军人帮扶工作力度;深入了解退役军人家庭状况、思想变化、实际需求等,及时做好政策解释、思想疏导、权益维护等工作,进一步增进感情、贏得信任、排除隐患。